臺灣瀛社詩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請用全漢字真名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347|回復: 1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律詩的骨幹構成:「對仗句」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8-3-27 16:37: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言:


後學自十五歲起始習詩,至今僅歷四載光景,語間或有謬誤,都請文友們相指教。
那,讓我們進入正題吧~


  學習近體詩,首先遇到的困難,大概就是平仄與韻部分屬。平仄好處理,只要留意散入國語聲調一、二聲的入聲字;可是一本「平水韻」,卻把後學搞得七葷八素。今人作詩以平水韻為依據,其成書約在宋金時期。「枝、虧、欺」同屬上平四支?同音的「難」、「南」,一個屬於上平十四寒,另一個屬於下平十三覃?當然,如果以閩南語或者其他方言來讀,絕大多數都能合乎其韻。
  
  習慣了平水韻,再來就是對仗了。絕句不拘對仗,但畢竟篇幅短小,或有言猶未盡之感,則當用律詩呈現。而律詩的中間兩聯需要對仗,可謂之骨幹也。對仗細膩入微,整體詩作大為加分;對仗平淡無奇,則亦減詩作光華。清代戲曲家李漁曾著《笠翁對韻》,不失為很好的啟蒙教材。全書分兩卷,從上平一東到下平十五咸,平聲三十韻俱全。然而實際作詩,會發現「笠翁」只是基本功,單憑這一招半式,要在險惡的江湖中生存?可能沒過幾天便命喪歸西了......。

  對仗可粗分三類:工對、寬對、鄰對。


  中文一字一音,為世界所獨有。因此才能發展出對仗這種修辭,逐字詞性相同,偶數字平仄相反,銖兩悉稱。


  古人將名詞視為「實字」,其餘動詞、形容詞、副詞、語助詞均視為「虛字」,「實對實,虛對虛」。虛字基本上不細分,大概就除了形容詞的顏色必須對顏色。名詞的分類?可說甚是龐雜,天文、地理、宮宇(建築)、衣冠、飾物、花木、鳥獸、昆蟲、鱗介(水生動物)等等,項目之多,不勝備載。


  
  工對的情形,天文類的字要對天文類的字,地理類的字要對地理類的字,一絲不苟。舉子美詩《旅夜書懷》頷聯:「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星對月,同屬天文類;野對江,同屬地理類。


  寬對的情形,不嚴格要求同一類別的名詞相對,彈性較大。舉青蓮詩《贈孟浩然》頷聯:「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軒」為宮宇類,「松」為花木類;「冕」為衣冠類,「雲」為天文類。


  鄰對的情形,借字音或其他字義以相對,注重巧思。舉義山詩《無題》頸聯:「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藍」字為顏色詞,應以顏色詞相對,此處義山借「滄」的字音諧顏色的「蒼」字對之。


  
  笠翁對韻的句子,幾乎都是工對,就初學者而言效果不錯。但是作詩如若只懂得工對,則容易導致意境狹窄,落於古人窠臼。


  宋代曾有一個刀頭小吏,名喚李廷彥。為了拍上司馬屁,阿諛奉承地寫了一首長詩進獻。其中兩句是「舍弟江南歿,家兄塞北亡。」長官閱畢,感嘆道:「沒想到你居然遭逢這樣的變故......。」廷彥回答:「不不,我弟弟大去真有其事,卻遲遲找不到合適的句子相對,只好拖哥哥下水。」莞爾之餘,也該以此警惕,不可因為強求對仗的工整而悖離現實。


  後學認為,適時的加入寬對或鄰對,能讓句子更有生命力,以及耐人尋味的情調。工對固然好,可遇不可求,實際創作仍以寬對、鄰對為主。靈活的寬對和呆板的工對,孰優孰劣?




資料參考:許清雲教授《近體詩創作理論》(1999年版部編本大學用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沙發
發表於 2018-3-27 21:48:15 | 只看該作者
我也認同詞長之觀點,詩多用寬對與鄰對應該會更為暢動有趣。

板凳
發表於 2018-3-28 11:20: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雁閣姬女史

對於時下受國音教育者,提供辨別入聲字的方法。至若論及最有效、最根本解決之道,乃是前述許君武教授所云:「從頭學起。」先去認識唐宋時期之中原古音(極為接近閩南語之文讀音),再以之誦讀唐詩宋詞,則一經出口,平仄立判,且亦最具準確性。竊思目前之有志於學詩者,其最大之難題,在於無法辨別平仄與四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請用全漢字真名

x

地板
 樓主| 發表於 2018-3-28 11:41:55 | 只看該作者
玄暉 發表於 2018-3-27 22:48
我也認同詞長之觀點,詩多用寬對與鄰對應該會更為暢動有趣。

玄暉詞長:

歷史上也有許多工對的佳句,不過實屬難得。

5#
 樓主| 發表於 2018-3-28 12:39:30 | 只看該作者
惜餘齋主人 發表於 2018-3-28 12:20
回復雁閣姬女史

對於時下受國音教育者,提供辨別入聲字的方法。至若論及最有效、最根本解決之道,乃是前述 ...

惜餘齋詞長:

  中學時期老師教的,大多都是以方音辨別國音中一、二聲的入聲字,如「屋」、「絕」、「熟」等字。當然國音的三、四聲也有入聲字存在,如「髮」、「徹」。

  與老師分享詩律中一個較高層級的技法,曰「四聲遞用」。主要可分成「出對句的四聲遞用」與「律詩非押韻句句尾的上去入遞用」兩種。

  「出對句的四聲遞用」,以五言為例,如果出句的平仄為「(仄)上平平入」,對句採「平平(仄)去平」為最佳(括號中的仄表示用仄聲就好,不拘上去入),盡量使偶數字與句尾的仄聲交替不重複。

  又以七言為例,如果出句的平仄為「平平(仄)去平平上」,則對句採「(仄)入平平(仄)(去或上)平」為最佳。七言如果出句為平起不押韻,會造成出對句的偶數仄聲字加起來有四個,比五言要多,勢必會重複上去入的其中一個。

  而「律詩非押韻句句尾的上去入遞用」,以五言律詩首句不押韻為例,句尾的仄聲字可以有以下組合:「去上入去」、「上入去上」、「入去上去」等等。由於三種蘿蔔埋四個坑,一定會有一個重複,則相鄰的出句句尾相異即可。此一觀點可以應用到七律首句押韻的情況,不一定非得上去入俱全,句尾如果是「去上去」、「入去入」也可以。

  當然,尋常作詩大可不必這樣刁鑽。閱覽過老師分享的資料,讓後學對於四聲有更多認識,感激不盡。

  


6#
發表於 2018-3-28 13:45: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惜餘齋主人 於 2018-3-28 13:51 編輯

可以作到四聲遞用,當然最好,不過也不必刻意要求,所謂以詞害意
「去上去」、「入去入」所強調的是不要相連的兩字同一聲調。
另外多用鄰對與寬對,乃是避免造成合掌之弊病的一個方法,個人極為贊同兩位的論點。

7#
 樓主| 發表於 2018-3-29 14:31:41 | 只看該作者
惜餘齋主人 發表於 2018-3-28 14:45
可以作到四聲遞用,當然最好,不過也不必刻意要求,所謂以詞害意。
「去上去」、「入去入」所強調的是不要 ...

惜餘齋詞長:

  初唐詩人杜審言、沈佺期的作品很多都做到了四聲遞用,但難免還是讓人有種拼湊之感。龍池對鳳闕、漢水對楚山,意境過分相像,美則美矣。當然,後學我也明白作詩不易,多少會想「偷懶」,以現成語彙來對仗。

  後學目前累積的律詩作品也不過九首,五律三首、七律六首。遣詞造句著實需要功夫,與老師共勉。

8#
發表於 2018-3-29 16:22: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玄暉 於 2018-3-29 17:31 編輯

不過工對雖稍有限制,但個人認為,有時於營造整首詩之情境時工對是頗有用處的,能厚積薄發,詩中兩聯集氣,最後吐出(如杜工部詠懷古蹟其一),另外我自己也很喜歡國號對與人名對,如下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杜詩,營造情境

故國飄零事已非,舊時王謝見應稀。
月明漢水初無影,雪滿梁園尚未歸。
柳絮池塘香入夢,梨花庭院冷侵衣。
趙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陽殿裡飛。

明代袁凱詩,對句太工少變化,意境卻營造的很好,隱隱有雪月二賦的情境,最後也餘味不盡。


漢殿微涼金屋閉,魏宮清曉玉壺欹。
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國名對

欲舞定隨曹植馬,有情應濕謝莊衣。
賈氏窺帘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人名對

9#
 樓主| 發表於 2018-3-30 00:03:56 | 只看該作者
玄暉 發表於 2018-3-29 17:22
不過工對雖稍有限制,但個人認為,有時於營造整首詩之情境時工對是頗有用處的,能厚積薄發,詩中兩聯集氣, ...

玄暉詞長:

詞長所言亦是。工對也有它獨有的藝術特性,通常著重在實物的表現上,讓讀者心中產生立即的畫面感。如能充分掌握工對、寬對、與鄰對三者,作詩的技巧應當大幅進步。儘管後學尚無這樣的本事,一起加油吧!

10#
發表於 2018-3-30 07:23:26 | 只看該作者
雁閣姬 發表於 2018-3-30 00:03
玄暉詞長:

詞長所言亦是。工對也有它獨有的藝術特性,通常著重在實物的表現上,讓讀者心中產生立即的畫 ...

是的,謝謝。一起加油~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臺灣瀛社詩學會  

GMT+8, 2024-11-24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