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緝臣(一八五九〡一九二七),其事蹟曾於台灣諸文獻中畧知一二,本刊二○○五秋季號李知灝撰讀詩雜記中亦加述及。放眼今日文士,克守儒行而具凜然氣節如邱輯臣者稀,竊無任心儀,故特向福建漳州東山縣圖書館郵購「丙寅留稿、綉英閣詩合刊」以歸,沐手敬讀之餘,紹公於眾。 日本據台,公布「清國人上陸修令」,當局以 邱緝臣,原名錫熙,嘉義人,一八九五年携眷憤然回籍漳州瀘溪,乃兄XX君留焉致死於非命,故誓終身不履斯土,返籍後為廩生,旋即升入國子監為成均貢。不久逢辛亥起義、軍閥割據、寄感於詩特多,曾任廈門教育會會長,福建省議會議員。曾遊歷香港、越南、印尼、緬甸、上海等地,與昔日在台友好如丘逢甲、許南英、黃鴻翔等往來密切。遺詩作五冊,約四百餘首,今僅殘留晚年之「丙寅留稿」,餘皆毀於文化大革命。人謂其非尋常文士所可同日語也,絕意名場,漫遊海內外,歸而藉硯田以謀升斗,酒酣耳熱,輒吐其胸中不平之氣。有女名韻香,幼而婉丱,長而莊姝,得父之調教及詩伯施士潔之指授,亦以詩名,更難得不忘身為台灣之人,以「嘉義女士」自號,於此不贅當另文專論。 緝臣詩宗劍南,又與香山之旨相近,能不拘格律,不加雕飾,與夫刻意求之者有別,島內所見其不多,特錄多首,以資共賞。 偕楊敬升往海澄見城廓丘墟有感 十里烟波水逆行,一帆風順到前程。瞻烏爰止依誰屋,化鶴歸來失故城。 天下何人能己溺,于今濁世待河清。無端感喟還多事,陵谷遷移古訓明。 年來每見至情書札或聽人之言不免淚承于睫二首選一 噫嘻兩目幾如盲,滿腹牢騷為不平。壯歲雄才具大畧,晚年見道識真情。 渡河縈夢悲宗澤,起舞聞雞愛祖生。傳語莘莘英俊士,盍觀老悖已吞聲。 憶江南二選一 數里秦淮蕩小舟,笙歌簫管徹宵遊。騷人不解邊氛急,志士空懷愛國愁。 玉闕皇靈傷已渙,金陵王氣黯然收。中原逐鹿歸誰手,不辨風塵鎮日秋。 自題乙章 少年文字早驚人,夷寇紛紛但守真。孰謂大材天不挫,未能枉尺自求伸。 卅年遷徙誰為耦,半世交遊德與鄰。一卷新詩一杯酒,逍遙養得退閑身。 脫 險 險中過渡了平生,際此衰殘更受驚。早歲冬餘謀館營,壯年英氣守書城。 風塵莽莽誰青眼,車馬栖栖枉問盲。全家擔負無旁貸,將伯難呼獨手擎。 菊友內棣自台來訪賦以贈之 四十年來老弟兄,五更魂夢幾回縈。滬濱一面詩猶昨,石鎮重逢酒再傾。 赤嵌歸然家已毀,武巒依舊海長橫。文旌今日來相訪,款款蘭言見摯情。 息 游 飛鳥倦知還,杯中酒尚寬。結盧依檉柳,相契在王蘭。 山蕨堪供飽,秋英亦可餐,天涯遊子淚,魂夢繞台灣。 即景有感二選一 世事茫茫何日休,翻雲覆雨幾經秋。請纓還慕絡軍志,擊楫誰紓祖逖憂。 賈誼有才空獻策,仲宣無俚強登樓。我生不幸逢今季,笑彼蚩蚩說自由。 六四自壽四選一 懸弧曾宴滬江濱,大腹胡為座上賓。泛宅浮家忘是客,離居蕩析作覊臣。 天南又報孫支茁,硯北長隨少子親。屈指古稀還六載,桃源何處避嬴秦。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