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瀛社詩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請用全漢字真名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664|回復: 1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論近體詩中的變格「拗句」(小拗續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7-12-25 11:46: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小拗中還有一種常見的情形需要隔句「救」,此時很多朋友便會問,何謂「拗救」?


拗救:由於拗句造成平仄調換順序,而令吟詠出現窒礙者,須改變下一句某字的平仄以救之,使之順暢。

如王維名篇〈渭城曲〉(一名送元二使安西)詩:
渭城朝雨挹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此詩第三句第六字雖然符合平仄,第五字卻用了仄聲字,令第六字出現「孤平」,違律,因此王維在隔句用「無故人」去救「一杯酒」的拗(「無」字之處原以仄聲為宜,但是因拗救改平聲)。相信有人會發現,上回介紹給大家的小拗句式(句尾改平仄仄為仄平仄),明明也造成孤平,為什麼不必救?只能說是古人的習慣,例子較特殊。


一般七言中第六字造成的孤平,可以用這樣的方式隔句救,但是有一項古人的「潛規則」: 七言詩句的第四字基本上絕對忌孤平(五言詩的第三字允許)。按南朝梁沈約所提出的「四聲八病」,類似於「蜂腰(像蜜蜂的腰一樣細)」(四聲八病雖然專論五言詩,也可以套用在七言詩上)。四聲八病,是沈約提出讓詩歌音律愈趨完臻的論述,四聲即平上去入,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正紐、旁紐 ,為時人競相效仿

後世有人推崇沈約整理音律的貢獻,也有人持反對意見,如唐朝著名詩僧皎然曾言:「沈休文(沈約的字號)酷裁八病,碎用四聲,故風雅殊盡。」宋代嚴羽所著滄浪詩話也認為八病過分拘束,作詩大可不必依循。但是七言的第四字忌孤平還是為大多數人接受。後學也感覺八病限制太多,參考就好。對於四聲八病有興趣的文友,可以到下面附的網址看看。


再舉一例,杜甫〈蜀相〉詩: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此詩頷聯(第二聯)出句句尾為「自春色(仄平仄)」,對句以「空好音(平仄平)」救之。


(106.12.25上載)

參考網址:

https://kknews.cc/zh-tw/culture/j8plll6.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17-12-25 12:19:30 | 只看該作者
補充一點:

近體詩首字的平仄對於整體音律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此幾乎任何情況均可平仄不拘。

譬如朱熹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首句首字用仄聲,雖然使「年」字被「少、易」兩個仄聲字夾著,仍然合乎格律,不造成孤平。但是由於五言詩只有兩個節拍,如果將「平平仄仄平」改成「仄平仄仄平」的話,會有頭重腳輕之感,此時古人通常以「當句救」救之。

「當句救」,即本句的字救本句的拗。古人遇此多將第三字改為平聲,變成「仄平平仄平」。關於當句救的應用,後學於下回會詳細說明,敬請期待!

板凳
發表於 2017-12-28 20:04:15 | 只看該作者
其實古人寫詩嚴格講究聲律,但現在的北平話已與古音差之甚多,就是閩南語或其他語言可能也有很大差距,我讀詩的時候,讀到一些地方,大概就可猜到這些地方的古今音必不相同。詩的情韻本建於聲律之上,古詩很多聲律的妙處卻不能精確地傳達到現代,實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地板
 樓主| 發表於 2017-12-29 17:19:09 | 只看該作者
玄暉 發表於 2017-12-28 20:04
其實古人寫詩嚴格講究聲律,但現在的北平話已與古音差之甚多,就是閩南語或其他語言可能也有很大差距,我讀 ...

玄暉詞長:

  的確,今音古音無論在韻母、聲母或是音調上都相差甚多。譬如「知、隨、期」三字,均在平水韻上平四支的範圍,但是若以今音(國語)吟誦,則完全不押韻。身為古漢語體系中的閩南語偶而也會發生這樣的情形,如「川、年」二字同屬平水韻下平一先,以閩南語誦讀依然韻母相異。

點評

知,隨,期以閩南語發音完全合乎四支 川,年,以閩南語發音也合乎一先 雁詞長明鑑  發表於 2018-1-15 22:43

5#
 樓主| 發表於 2018-1-16 17:58:34 | 只看該作者
雁閣姬 發表於 2017-12-29 18:19
玄暉詞長:

  的確,今音古音無論在韻母、聲母或是音調上都相差甚多。譬如「知、隨、期」三字,均在平 ...

猗猗詞長:

閩南語中的的「川」字,應該有兩種唸法,一是讀作類似「ㄘㄨㄢ」的一聲(閩南語無捲舌音),第二種唸法應該與「千」字的文讀音相同。如果用第二種唸法便能相符,一時沒詳細比照,謝謝詞長提醒!

6#
 樓主| 發表於 2018-1-16 19:41:59 | 只看該作者
壹點淺見,與猗猗詞長共參之。

四君子「梅蘭竹菊」,竹與菊二字古音屬入聲,以閩南語試讀,雖然都是急促音,韻母卻稍有不同。「竹」的韻母類似注音的ㄜ,「菊」字則與ㄛ相近。二者均屬入聲一屋,可能隨著時間推移,跟千年前的「唐音」難免出現差異。

點評

報告雁詞長,瀛社真寶地也。行家甚多。 可以多多向林正三前輩請求教益。 竹與菊,以閩南語唸來諧韻極了。請明察。  發表於 2018-1-16 20:24

7#
 樓主| 發表於 2018-1-16 20:58:49 | 只看該作者
雁閣姬 發表於 2018-1-16 20:41
壹點淺見,與猗猗詞長共參之。

四君子「梅蘭竹菊」,竹與菊二字古音屬入聲,以閩南語試讀,雖然都是急促音 ...

果然後學還是思慮不周,多謝猗猗詞長的提點,如再有疑慮必向諸師請益。

8#
發表於 2018-3-28 11:52:40 | 只看該作者
一先韻中「川、千」之差別,在於開口與合口之分。請參考附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請用全漢字真名

x

9#
 樓主| 發表於 2018-3-29 14:05:14 | 只看該作者
惜餘齋主人 發表於 2018-3-28 12:52
一先韻中「川、千」之差別,在於開口與合口之分。請參考附檔。

謝謝老師指教。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臺灣瀛社詩學會  

GMT+8, 2024-5-13 11: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