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瀛社詩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請用全漢字真名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4923|回復: 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少濤之清代畫觀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14:58: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璐西 於 2011-10-5 15:34 編輯

清代畫觀(一)

有清繪畫,分門別戶,衍派甚多,研究之難,非他時代所可比也。有清一代,何者為繪畫代表的大家乎?屈指數之,可瓣香之人物,曰: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祈,所謂「四王」。合吳歷、惲格二者,共得六人,皆生於清初。大抵繪畫與書,二者時期,截然不同。書以順治為一期,康熙、雍正為一期,道光為一期,咸豐以後為一期。繪畫則不同,是皆由文化之發達,各有先後,未可以一律齊之者。譬如有唐詩文,盛唐之詩,承六朝餘習,風格一變。文運至中唐,始大變化。有清繪畫,前記四王、吳、惲稱六大家,謂有清繪畫,謂由此六大家創始者,亦無不可。此六大家,蓋就宋元以來,傳至明末之畫風,綜合而成之者。王翬,號石谷,尤為大家中最大家。夫中華之繪畫,有南宗、北宗之分,然非僅以土地之南北為限也,由南北之畫派不同耳。彼石谷者,實能綜此二流,而自成其一家。先是明之中葉,早已濫觴總合南北風氣,唐寅初由北宗入手,實則與南宗畫法無甚大差,反與宋元北宗大家異,此為南北兩宗合併風氣之朕兆。石谷綜合南宗大家,發明有清一代種種畫風。就中王時敏、王鑑兩人實承前明董其昌畫風,董於書畫兩途,皆能為創作時代,兩王從而變化之,出入其法。石谷學於時敏,高為時敏所賞,其後更出入各派,綜其大成。康熙年間,有王原祁者出,即王時敏之孫,康熙帝任為鑑定繪畫總裁,受命著《佩文齋書畫譜》,從來中華關於繪畫之記錄者,尚無此著述。吳歷學於明末西洋宣教師所傳畫法。惲格在此六大家中,最有天才者也。
六大家略歷附後:
◎王時敏,清太倉人,號煙客,以蔭宜至奉常。工詩文,善書畫,尤有特慧,工山水。
◎王原祁,時敏孫也,字茂京,康熙進士,累官戶部侍郎,充《書畫譜》總裁官。其畫山水,意境高曠。
◎王翬,清常熟人,字石谷,別號耕煙。善畫山水,因與惲壽平齊名,世稱「王惲」。
◎王鑑,清太倉人,字元照,明崇禎舉人,官廉州守。善畫山水,摹古尤精。
◎惲壽平,名格,清武進人,以字行,自號東園草衣生,又號白雲外史,晚號南田老人。工古文詞,畫尤精絕,初畫山水,後畫卉花,創沒骨花一派,自為題識書之,世稱南田三絕。
◎吳歷,清常熟人,字漁山。善畫。晚年泛海,不知所之。

註: 《風月》第8號,昭和10年6月6日,第1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沙發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14:59: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璐西 於 2011-10-5 14:59 編輯

清代畫觀(二)

夫以中華土地之廣,人民之眾,不謂是等大家之生長,局於二地方,時敏、王鑑,上海附近太倉州人。石谷、吳歷,常熟人。太倉州古名婁東,常熟又名虞山,以故世稱婁東、虞山南派,得中華繪畫之正統。其外有浙江方面之浙江派,江西方面之江西派,福建方面之閩派等交起,然皆不免流於枝葉,有地方過執之癖,此其所以不得不尊婁東、虞山為正派也。六家者於歷代之畫風,具大關鍵,溯自順治,至於康熙,僅七、八十年間,前後人才輩出,豈不盛哉?而況有清畫家中之魄力,足與他時代分庭抗禮無愧者,亦此六家,此六家信可以代表有清畫史,與元代之畫史宣戰,形成有清畫風。其次,則釋道濟號石濤,釋髡殘號石溪,皆具一種變徵畫風,此二人代表明末清初奇偉之氣,其發為山水也,個人性之反映,躍躍其間,此點非他人所容易學得到。其次,陳洪綬、蕭雲從兩人風格,介於二釋之間,洪綬善描古代人物,雲從長於山水,頗饒逸趣,亦喜描古風之畫。總而言之,當時之心理尚變,故其畫風亦變,不肯落人窠臼。二子之畫傳於日本,祇園南海得之大雅堂,且因是而學夫南畫,開日本人南畫之始。其次,龔賢、呂潛、戴本孝等,此等人皆承明末畫風,而有所變異者也。其中諸人一似乎龔賢之畫,有得於西洋之畫法而然,具有一種之印象派。顧殷、朱耷(八大山人)、徐枋、姜實節等,皆明末逸士,不仕新朝,隱居而遯世者也。其為人既淡泊高尚,浮雲富貴,其著於畫亦然,隱然有氣風可掬焉。所謂發現明末清初變徵個性,而代表當時作家之心理,與夫古人之心境,逸人之情操,可以類別之矣。

註: 《 風月》第11號,昭和10年6月19日,第1版。


板凳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15:00:14 | 只看該作者
清代畫觀(三)

其次論項奎、查士標、顧大申、王武、程遽、文點、羅牧、高其佩等,備受明末畫風。蓋自道濟至姜實節,實代表明末變調之個人性。項奎至高其佩之間不然,承其昌平正之法,而於一人顯出一人特色,大抵稱之為明末畫派,當無不可。惟其中有多少類有清中葉即乾隆以後畫風。適當過渡時代,承先起後,當其關鍵。康熙年間,普通畫家之代表者也,就中王武之花鳥於惲格以前,大為流行,及惲格之花鳥一出,乃為所壓。惲格之畫,清朝畫風之開祖也,王武之畫,明末畫風之終局也。羅牧稱畫之正統,為自婁東、虞山二派視之,蓋描寫田舍粗荒之趣,此人江西人,亦稱江西派畫祖。高其佩指頭生活,其名卓著,其佩鐵嶺人,本貫漢籍,因生長於滿州,故有滿州氣習。滿州於中華為文明遲及之偏地,方諸日本,殆北海道乎。初不意其佩之天才,挺生其間。其次,論禹之鼎,清朝一代肖像畫大家,傳明代以來舊派肖像畫法,其後肖像畫受西洋畫影響,乾隆而後,畫法頓變,之鼎仍墨守前明畫法。之鼎,康熙年間人也。顧重光、高士奇二人,極善鑑賞書畫,濡染既多,揣摩又富,興酣耳熱,風雨晦明之際,下筆若有神助,逸趣橫生。數雍、乾年間之名家者,其惟黃鼎、王源都、沈宗敬、楊晉、唐岱、蔣廷錫等,是等畫風,脫離明末,承康熙初年時代,黃鼎殆躋於大家之堂。

註: 《風月》第12號,昭和10年6月23日,第2版。

地板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15:00:51 | 只看該作者
清代畫觀(四)

王源都汲麓臺、原祁之流,力量偉如,沈宗敬之筆力與之伯仲。楊晉,王石谷門人,承其師石谷畫風,不稍變化。蓋中華人之學畫師弟之間,頗為自由,非如日本人之膠粘而漆固也。楊之於王,乃膠粘而漆固,故人樂道其事。唐岱,滿州旗人,畫家中之最有名者,仍私淑四王、吳、惲之間,就中出自王原祁,此人曾為畫院供奉。畫院,天子之欽引畫所也,集畫道三折肱之專門者,及高官之能畫者。奄有畫院一種風格,多尚細密,是其長所,動缺雅趣,是其短所。蔣廷錫,一名南沙,長於惲格花鳥,所遜者乏南田之自由、超脫、生機三者而已,南沙可謂純乎一寫生家也。李世倬、王昱、張庚、張鵬翀等,大體與上記諸氏,具康熙時代畫風,惟伎倆稍遜。張庚一面鑑賞家,兼繪畫史家,其後畫風更變。雍、乾之間,有若錢載、錢維城、潘恭壽、尹錫等,代表乾隆時代作家也。此時不獨畫風有變,康熙年間,儒者之學術,多不能脫宋學範圍,乾隆之際,學者多思別開生面,變化驚世,於是思想界之流動,波及繪畫,由所畫之山水觀察向之所尚者,山之深,谷之邃,一若不使人驚心動魄不止。今則描寫平凡,務取景於人人心目間,其實足以耐人尋味,使人一一首肯,彼蓋不似從來之純以技巧為主,而以印象為重。明季以前,筆力筆意,下著工夫;雍、乾而後,不專以筆力、筆意為重,以發現心境為重,故其下筆之跡,若秋風落葉,吹之颯颯然有聲也。

註: 《風月》第13號,昭和10年6月26日,第1版。

5#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15:01:24 | 只看該作者
清代畫觀(五)

宋明畫院派之畫,技極奇巧,然皆有一定之法則,從其法則而摸寫之即合。清之畫風,用筆極輕,自技巧而言之,濕墨者鮮,渴筆者多,不能脫一人之氣風焉。乾隆以後,畫家輩出,然皆不足以當四王、吳、惲之偉大也。惟其個人有個人之長處,故不可捨,綜合一切之所長,當四王、吳、惲之偉大則勝矣。金農之畫,以日本琳派,帶有粗荒野性,文字亦然。鄭燮,號板橋,專工蘭竹,野情可掬,是蓋乾隆時代中之極端反對技巧者也。高鳳翰、華喦、邊壽民等,自日本之眼而觀,蓋普通之作品也,中華人則目為逸氣,頗鄭重之。日本人之繪畫,由中華趣味而觀之,不免近田舍風焉。婁東、虞山諸正統派,和粹雍如,排斥霸氣,而其伎倆之拔群,日本人之畫鮮有能及之者。日本人之畫務欲求其奇,求其變,中華人因目之為田舍臭。自來東洋之文化以中華人為中心,日本人之畫含有田舍臭,由自好之日本人言之,彼中華繪畫何為乎無氣力也?次論王玖、王宸兩人。王玖,石谷之後。王宸,原祁之後,各承其家。

註: 《風月》第15號,昭和10年7月3日,第1版。

6#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15:01:50 | 只看該作者
清代畫觀(六)

張宗蒼起於雍、乾時代,其畫規模既大,魄力又富,置身於畫院,而不受其圓熟之沾染。乾隆帝南幸之日,其畫大為帝所賞識,超拔之,使供奉畫院,與尋常之長育於畫院者不同,未入畫院以前已卓然大家。大抵素人之畫,愛尚奇趣,大家則老熟焉,不沾沾以變態自喜也。捨張宗蒼之畫,無乾隆時代之畫,信具超越時代,代表力量。畫院畫家中有若鄒一桂、董邦達、董誥、張若靄等,非專門之士,身為巨官顯宦,旁涉繪畫,奉天子之命,而供奉於畫院也,其所畫紙純然有畫院之風。乾隆帝之嗜好新奇,當時受歐洲文化影響,為是乾隆時代「如意館」畫院之畫,皆用細密工夫,原夫宮廷之嗜好,大都如是。若宋之徽宗,明之宣帝,莫不皆然,蓋具特別之性質也。彼以綿密之寫生為主,乾隆時代特加入西洋畫法,董邦達之受?而畫者細密,不受?而畫者豪放。鄒一桂之百花卷最為著名,論其手法色彩,全受洋畫之影響焉。
乾隆時代,有沈銓者,號南蘋,長於明代畫院之風,寫生亦屬不凡,而乏雅趣,由中華人士視之,遲於時世之進步,日本人士則視為寫生無上之妙品也。時幕府且聘他到長崎繪畫,感化日本人士之畫風極大,故別樹一幟,曰:沈南蘋派。先是南蘋以前,日本人士專以明之邊景昭為法,至畫派新開,有應舉諸大家出,人言受南蘋之影響也。畫之巧拙,姑不必論,日本人士之遲於中華畫風,不為不多。

註: 《風月》第16號,昭和10年7月6日,第1版。

7#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15:02:13 | 只看該作者
清代畫觀(七)

其次有袁雪、袁江、袁燿諸氏者,號稱袁派畫,一種異體畫,是派初由北宗入手,後受洋畫影響,若水彩畫之以寫生為主者。日本德川末年,善寫生山水之人,一稱文晁之正統畫派,一稱廣重之浮世繪畫,此袁派介在文晁、廣重,似文晁而少氣品,似廣重不帶關東地方色彩,彼蓋參考西洋寫生。若為寫實一派,又有若陸為等,亦屬此派中人物,其畫又酷似日本之四條派。夫中華畫之寫實,盛於畫院,流行沾染民間,不期然與德川末年之畫風相似,日本畫非受其影響也。閩人上官周、黃慎者,號稱袁派,以描寫人物為主。上官周於康熙末年,著有聲聞。黃慎起於其後,承其畫風,號稱嬰瓢子。是等之畫皆帶有日本色彩,易誤為日本畫,頗近日本之吳春蘆雪,中華人有惡其霸氣,然而持較日本之吳春蘆雪輩,別不見其短處。以上係舉乾隆時代各派畫家中之代表者,其時可謂全盛,過此趨於單調。山水則道、嘉而後,大體承四王、吳、惲畫風,就中猶近原祁王司農系統,抑四王、吳、惲之中,畫之巧拙,當以原祁為最拙,彼惟其淺,故較有趣味,較有可愛之處。近來藝術界之畫,漸趨于素人趣味,過於精巧,則成專門的畫家,反覺討厭,所謂匠氣者是也。四王、吳、惲之中,以石谷之畫最為巧妙,鑑賞家稱之為能品。原祁之畫偏畸而有巧緻,帶清楚之素人趣味,是其苦心者也。夫畫至於巧妙尚矣,更能擺脫一切匠氣,溫粹清秀,洗盡渣滓,方為盡善,非泛言素人之畫,即有趣味者也。

註: 《風月》第17號,昭和10年7月13日,第1版。

8#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15:02:39 | 只看該作者
清代畫觀(八)

之謙長於花卉,宛然若今之西洋畫家描日本畫者。日本文部省賽會之日,畫家爭寫新奇,沾沾自喜,不圖之謙實於五十年前先之。之謙之後,大家不出,畫風愈況愈下,然而世既太平,則中華藝術之潛勢力,當油然復盛,或變化開新風格,亦未可知,何以見之?吾於趙之謙之天才見之。顧洛、姜壎、余集、改琦、費丹旭、湯祿名等,美人之畫家也。康熙時代禹之鼎以前人物畫家,皆承古來相傳傳神寫照之法,其後人物畫家與描肖像者,咸落於工匠專門之手。通常畫家大抵局於山水畫題,描人者局於美人,範圍縮小,是種美人畫家,疑達於乾隆、嘉慶、道光以後,頗為盛況。今之所舉者,嘉、道以後,至咸豐人物,湯祿名即湯貽汾之子。清朝美人畫,向明畫起一革命,明代著名美人畫家仇英,後之描寫美人者,咸祖其法,清之中葉,依然不肯脫離此風。嘉慶年間,關美人畫之新格者,改琦、費丹旭兩氏,其手法清楚淡素,不似十洲之纖麗柔媚,富於表情。意者當時美人之狀態,實則如是,不限於舊式之空想窠臼而能脫離也。顧媚、李因、馬荃、陳書等,婦人之作家也,就中若惲南田一家女子,皆能畫其家風之畫。大概統觀全體,依然與文化、經學、史學、文學等之沿革同其徑路,雖然經學詩文,於晚清時代有力者出,萬派趨於統一;畫則盛於始,而衰於終,不可掩之事實也。古來亂世乾坤,板蕩家國凌夷之日,非有特別之天才,則專門家之養成無望。咸豐時代,湯貽汾、戴熙兩人歿後,大家不起,彼趙之謙者,即特別之天才也,與通例代表的大家異撰。最近時一變,有相當人物者出,亦未可知。原夫畫家之作品,與學者之著述同,時代之人,反覺難覓,況於交通不便,吾輩之見聞不廣,可斷言耶?

註: 《風月》第18號,昭和10年8月3日,第1版。

9#
 樓主| 發表於 2011-10-5 15:03:03 | 只看該作者
清代畫觀(九)

嘉、道之際,崇尚輕妙清雋氣風。道光之末,外患內憂,美術一途激於世變,不能發出雄壯潔越之音,惟詩文獨能向上。夫畫貴生於太平之世,涵養優遊,亂世則畫家數少,所當然也。長髮之役,亙十幾年間,顛沛流離,此等藝術大勢,趨於衰運。有湯貽汾者,承前嘉、道畫風,而加以?宕之力。戴熙則欲返清朝初畫風,帶有與亂世應絃合拍悲壯之趣味。然而視四王、吳、惲趣味狹隘,此二人殉於長髮之難。其次,沈宗騫、秦祖永二人,以畫論家兼擅繪畫,先是以前非無畫論家或鑑賞家素人之畫,然而與專門家之畫甚異,此沈、秦二畫論家之畫,不圖與同時代之畫非常接近,此有清前後期畫風變遷著明之朕兆也。又降而於現代,有素趙之謙、張熊、任伯年、顧若波、錢吉生、陸恢等,陸恢皆代表同、光時代畫家。清朝至晚季,戰亂靡常,畫家之數寥寥罕見,就中若趙之謙者,具有非常天才,其畫卓拔有特色。換言之,純然之印象派也。之謙且以金石家著名,書亦近世卓然一大家也,以北碑派稱完。國山人後勁,大抵臨北碑者,鮮能全脫唐人氣習,之謙則不然,書、畫兩途皆能脫落常套,書則十分吞納,北朝人性質;畫則視前人法則,標榜印象趣味。大抵嘉、道以後,畫家縱含有清新趣味,法宗元明大家及四王、吳、惲為基礎者,故樂從其法,則此能以與之謙異也。

註: .《風月》第19號,昭和10年8月9日,第1版。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臺灣瀛社詩學會  

GMT+8, 2024-5-10 18: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