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瀛社詩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請用全漢字真名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璐西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少濤集-詩錄(發表於報刊.雜誌等之詩稿)

 關閉 [複製鏈接]
31#
 樓主| 發表於 2011-9-23 20:09:22 | 只看該作者
題秋景山水
為客屏東郡,秋深仍未歸。披圖不忍見,紅葉作花飛。
註: 《臺灣詩薈》第10號,大正13年11月15日,頁7。

秋日書院有感
清陰滿地草盈庭,嫩竹琅琅獨坐聽。閒詠幽吟思曷盡,牙蕉蔚映夕陽青。
註: 《臺灣教育會雜誌》第55號,明治39年10月25日,漢文版頁14。

秋夜
有客切鄉情,思家對短檠。隔窗殘月冷,梧葉動秋聲。
註: 《臺灣教育會雜誌》第55號,明治39年10月25日,漢文版頁14-15。

中秋前五日東山望月
金飆蕭瑟入吟邊,望裏東山夜色鮮。多謝嫦娥開寶鏡,為憐詩客照華筵。
清輝稍減三分白,斜缺高懸萬里天。屈指從茲經五日,中秋時節自團圓。

中秋日偕子鶴登虎溪巖訪印月上人
其一
八月相招上翠微,樹林深處扣禪扉。居然三笑思依依,款客仙茶羽扇揮。
鳥語枝頭上下飛,滿地苔痕草色肥。談禪坐久已斜暉,山雲漠漠壓四圍。
天氣倏涼爽然歸,秋雨秋風飄我衣。
其二
風送鐘聲日欲昏,蕭疏煙景水聲喧。牧童騎犢前村過,聯袂長歌歸鷺門。
鷺門樓閣迷煙樹,回首遙看舊游處。山色茫茫雨瀟瀟,白雲相逐自來去<註> 。
註: 作者註:「右仿夜□鹿□歌體」。
其三
尋僧古寺扣禪關,喜得談經一日閒。坐愛虎溪秋色好,秋風秋雨滿秋山。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4864號,大正2年12月24日。

中秋夜雨板橋大觀書院有感
其一
蕭蕭煙雨壓牆頭,動我鄉情戀不休。記取客年來作客,依然今日是中秋。
其二
小齋秋寂客來稀,風雨蕭蕭對影微。第一惱人三五夜,鄉情無賴淚沾衣。
註:《臺灣教育會雜誌》第43號,明治38年10月25日,漢文版頁13。

癸未八月二十六日寄懷說劍詞兄
水浸斜暉山帶雲,臨風搔首獨懷君。夜來轉覺多離思,竹外秋聲落枕聞。
註: 《詩報》第303號,昭和18年9月24日,頁4。

乙酉九月六日宿巢睫居兼似主人炳煌社兄一粲
巷裏三間屋,門前一小庭。苔肥終歲綠,竹瘦四時青。
縱酒談時局,哦詩養性靈。共憐無月夜,檐下看秋螢。
註: 作者註:「昭和20年9月6日以後作。」

步大東先生秋夜書感韻
金風料峭輒牽幃,冰簟波平兔影微。漁笛遠聽聲切切,螢星近拂去飛飛。
凭闌人冷黃花瘦,落筆詩成帶草肥。無限鄉情眠未得,動人何處擣征衣。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2232號,明治38年10月7日。

次韻大東先生秋初郊行
清秋彈指到瓜期,煙水蒹葭白露滋。小郭人來添爽氣,平原鶴去出塵姿。
天高野闊連低樹,菊嫩篁幽傍短籬。對此風情應更遠,白雲芳草趁涼時。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2232號,明治38年10月7日。

螺潭泛月
其一
人疑天上泛仙舟,舟似螺杯出水秋。試問香螺杯底月,嫦娥能飲幾杯不。
其二
螺潭曩到幾經秋,良夜同來踐舊游。掉入瀠洄深淺處,蘆花江上起沙鷗。
其三
溪頭一片月,月下泛螺舟。好共千杯醉,同消萬斛愁。
其四
潮平舟倚岸,夜半月當頭。蘆荻蕭蕭響,螺潭無限秋。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3778號,明治43年11月26日。

秋砧
其一
良人一去幾時回,塞外斜陽暮色催。欲寄閨情書不達,無聊訴與杵聲哀。
註:《臺灣日日新報》第3777號,明治43年11月25日。
其二
風吹月上曲江隈,塞外良人戍未回。無恨淒涼砧杵急,一聲聲比雁聲哀。
註:《臺灣日日新報》第3777號,明治43年11月25日。
.《臺灣教育會雜誌》第40號,明治38年7月25日,漢文版頁10。

甲寅秋日偕幽谷子遊菽莊別墅獲晤美蓀女士並讀佳章歸後率成俚句寄呈吟壇郢政
天高爽氣佳,點點秋山媚。買棹渡江游,海濱煙景霽。
聯襼入菽莊,曲徑通深邃。眾鳥樹上啼,一尨花間睡。
松子落閒庭,菊蕊爛幽砌<註1> 。籬下且盤桓,香風微撲鼻。
躍水魚無心,迎風蝶<註2>有致。小憩聽潮樓 <註3>,聯翩名士至。
滿座盡青衫,少長<註4> 忘年契。相逢八月秋,詩酒逢場戲。
雅集同蘭亭,風流繼韻事。席添女士來,瀟灑兼聰慧。
家居說皖城,寄硯嘉禾地。同是作客身,頻年翰墨累。
盥薇讀新詩,舌本回甘味。清新出性靈,詞旨饒佳麗。
仙手筆一枝,寫出畫中意。機杼自成家,把玩不忍置。
一誦一低回,客懷欣以慰。道韞定前身,令暉疑再世。
瑟瑟珠腔圓,颯颯金商吹。晚涼天氣晴,返景深林翠。
紙上起秋聲,落葉階前墜。歸來一扁舟,水天杳<註> 無際。
遙望滄海東,思入風雲細。故園歸未歸,何限離情繫。
空負蒓鱸肥,鷺島猶淹滯。黃昏坐寄樓,獨酌聊自醉。
夢醒小窗前,山月冷香桂。拈毫憶詞人,聊以詩筒寄。

註:《臺灣日日新報》第5150號,大正3年10月16日。又載《臺灣教育》第153號,大正4年1月1日,漢文版頁12 -13。編者按:《臺灣教育》詩題作〈甲寅秋日偕幽谷子遊菽莊別墅獲晤美蓀女士並讀佳章歸後率成俚句 寄呈吟壇郢政即乞和詩〉。
1.《臺灣教育》作「菊蕊幽爛砌」。
2.《臺灣教育》作「螟」。
3.《臺灣教育》作「聽濤樓」。
4.《臺灣教育》作「小長」。
5.《臺灣教育》作「渺」。

八月既望偕幽谷子芳源二詞兄遊白鹿洞晚眺
展眼看秋色,煙波一望迷。潮回隨岸闊,樹遠接天低。
紅葉生詩思,青山入畫題。黃昏無限好,鳥亂夕陽西。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5153號,大正3年10月20日。

秋感
其一
秋氣蕭條景物秋,秋風秋雨憾危樓。悲秋有客當秋晚,秋水秋山相對愁。
其二
禾門景物偏蕭瑟,冬氣較他秋氣寒。煙雨一簾風滿榻,幾枝殘菊耐人看。
其三
容易西風一歲闌,菊花開透菊花殘。榕林雨霽斜陽晚,蟋蟀聲中墜葉寒。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5213號,大正3年12月22日。

秋夜憶幽谷子
小雨幽庭濕,蟲鳴月下門。秋聲驚落木,燈影漾高軒。
夜靜書還讀,寒來酒自溫。故人應念否,我憶水雲村。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5214號,大正3年12月23日。

懷老秋
故人詩思近如何,鳥負斜陽度綠波。遙望霧峰頻極目,亂山青隱白雲多。

留別老秋
詩出爭傳誦,妙能入化工。文追秦漢格,字有晉唐風。
玩世於言外,真情雜笑中。臨行雷雨歇,蕉覆夕陽紅。

32#
 樓主| 發表於 2011-9-23 20:10:29 | 只看該作者
庚午冬過寄園
其一
破閒偶入寄園談,飲興同於雨意酣。且作消寒詩酒會,擁爐賓主恰成三。
其二
中庭花木弄輕陰,鼎坐陶然樂淺斟。酒到微酣轉無語,防寒擁鼻各沉吟
註: 《鯤海粹編》,民國69年3月,頁263。

冬至前一日偕友人遊月眉山靈泉寺
久念月眉山,今方到山麓。偶逢善慧師,一笑頗親睦。
言遊日本歸,今朝上基隆。踏遍好山川,世路勞雙足。
乘興共躋攀,蜿蜒一徑曲。天氣半晴陰,萬壑千巖矗。
山腰結小亭,休憩聊遠矚。長嘯天地寬,波搖海空綠。
社寮大於鯨<註> ,漁舟小如粟。傴僂重行行,風景漸幽獨。
澗中流水喧,巖上懶雲宿。啼鳥聲關關,落花紅蔌蔌。
路轉入禪扉,濃翠多嘉木。登堂禮觀音,香煙清心目。
拜觀舍利珠,合掌先默祝。閒坐禪房深,簷下羅修竹。
到此萬慮空,喫茗談清福。壁題故人詩,流覽朗吟讀。
微雨灑庭苔,溼透幾欉菊。新月照黃昏,辭僧重約束。
水田亂鳴蛙,牧童叱歸犢。來時上山遲,歸時下山速。
飄飄兩袖風,須臾出幽谷。回望月眉山,模糊雲樹肅。
暮景何所如,米家山一幅。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6302號,大正7年1月10日。

庚午冬過寄園
其一
破閒偶入寄園談,飲興同於雨意酣。且作消寒詩酒會,擁爐賓主恰成三。
其二
中庭花木弄輕陰,鼎坐陶然樂淺斟。酒到微酣轉無語,防寒擁鼻各沉吟。
註: .《鯤海粹編》,民國69年3月,頁263。
蚋月十三日別後作
君將鷺島趨庭去,我向黌橋握別言。回首天倫兼富貴,春風棣萼拜椿萱。
註:《臺灣日日新報》第3211號,明治42年1月15日。
社寮作者註:「社寮島。」

除夕閒居
鷺嶼歸來歲欲除,稻江市上小樓居。山妻糊抹兒裁紙,共坐窗前補舊書。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5607號,大正5年2月5日。

除夕
一歲真如夢,惟留此夜歌。小兒溫薄酌,內子治佳餐。
財貨雖常缺,圖書足飽看。慈幃猶健在,貧亦覺心安。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11099號,昭和6年3月8日。

33#
 樓主| 發表於 2011-9-23 20:14:34 | 只看該作者
曉起
小鳥喧呼夢忽驚,捲簾曙色半分明。曉風殘月凌窗紙,時聽鄰娃汲水聲。
註:《臺灣日日新報》第2477號,明治39年8月2日。

曉起
其一
宿雨初收放曉晴,遠山近樹未分明。雲間斜露曦光景,倒射池波瀲灩生。
其二
鳥飛煙色裏,魚躍水聲中。詩思清如許,長吟趁曉風。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4729號,大正2年8月5日。

曉起
其一
夢為風驚破,眼因曉色惺。起看樓外樹,雲吐遠山青。
其二
自憐酣睡美,早起聽晨雞。傍水當風柳,依依綠向西。

早起
其一
早起窺窗外,半輪明月孤。鳥啼煙樹裏,山色尚糢糊。
其二
滿天風露涼,樓閣無人語。斜月掛窗前,相看我與汝。
其三
我已起吟詩,妻兒尚酣睡。鳥叫猶未醒,殘月空江墜。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4758號,大正2年9月4日。

早起
其一
隔窗生向曉,早起傍迴欄。宿雨沾紅蘚,朝煙帶翠蘭。
籬疏花已老,冬歲暮將殘。漠漠滄波瀾,風光照眼寒。
其二
趁曉中庭立,輕陰尚帶寒。連綿一夜雨,溼透幾盆蘭。
白鳥啼高樹,青山架曲欄。妻兒眠未起,景好共誰看。
其三
兒啼驚夢醒,起坐床前悄。瓶上水仙花,撲鼻微香嫋。
父母愁兒飢,溫乳供一飽。時近五更殘,無眠長懷抱。
電燈光忽消,室中生白曉。靜看紙窗間,風搖榕影裊。
樓外雨聲中,微聞雜啼鳥。明朝上課時,書兒知多少。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5267號,大正4年2月17日。

早發路上口占
四顧茫茫望眼迷,千巖萬壑共攀躋。曉風殘月空山裏,一路清涼聽竹雞。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6423號,大正7年5月11日。

晚步
其一
村南野北近田家,苦竹蕭蕭弄影斜。流水小橋池上路,晚風吹動白荷花。
其二
曲沼晴波夕照斜,臨風閣閣幾鳴蛙。新荷出水嬌如許,三五村童競折花。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2477號,明治39年8月2日。

葫蘆墩晚步
富春鄉景異前時<註>,今日重來有所思。悄立橋頭人不語,桃花流水夕陽遲。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5993號,大正6年3月7日。
富春鄉: 作者註:「葫蘆墩別名。」

晚眺
雨來滿地水,鳥絕一天雲。春樹生寒色,樓頭又夕曛。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4752號,大正2年8月28日。

明治橋晚眺
其一
明治橋闌閒眺望,水邊魚躍鳥相呼。雲歸遠岫僧歸寺,向晚江頭似畫圖。
其二
一群鴨戲水潺潺,任爾浮沉意自閒。日落江頭雲樹外,觀音山色有無間。
註:《臺灣日日新報》第5892號,大正5年11月26日。

珠江晚眺
珠江水冷繞羊城,風送斜暉落葉驚。悄倚危欄望天末,誰知孤客此時情。
註: 《鯤海粹編》,頁269。

鄭坤五同少濤太瘦生琴鶴諸君子登打鼓山晚眺同題
圓亭如傘插峰巔,聯袂登臨興爽然。回首神州何處是,風搖海水水搖天。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6181號,大正6年9月11日。

寫晚佳樓贈劉君克明
畸客鄉心百思生,那堪簾影月窺明。想知更靜佳樓夜,歸夢迢迢繞竹城。
註: 《臺灣教育會雜誌》第41號,明治38年8月25日,漢文版頁11-12。

34#
 樓主| 發表於 2011-9-23 20:18:06 | 只看該作者
夜起
月暈恰斜西,幽人夢已醒。獨坐對蘭窗,微覺秋氣冷。
幽棲陋巷樓,如在山中境。萬物時息喧,靜處發深省。

涼夜
其一
浴罷閒無事,彼衿納夜涼。風清開北牖,月皎下西廂。
竹塢蟲聲細,簾纖螢燄忙。蕉陰對花坐,香氣滿羅裳。
其二
山月掛垂楊,罷酒黃昏後。散步入花陰,妻女隨左右。
芳草踐閒階,香露濕衫袖。清風吹素襟,庭院涼初透。
拜月念毛詩,茗熟宵深候。相歡夜未眠,俯諦蓮鉤瘦。
其三
門靜風敲竹,牎開月入幃。半床涼似水,夢醒起添衣。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3661號,明治43年7月10日。

寒夜漫題
其一
昨是雨來夕,今是風來夕。風聲寒比雨聲多,聞說大屯七星積雪深半尺。
養痾自知禁酒宜,防寒靜坐火爐側。抱膝微吟到更深,燒芋焚香愛潔癖。
忽憶羅浮嶺上春,梅花香繞幽人宅。左右鄰家人盡眠,悠然相對太湖石。
石不能語我無言,恍似達摩長面壁。淡中有味靜亦然,禪理根源在空寂。
寂可見性自圓通,誦經拜跪有何益。儒佛由來理固同,信儒信佛隨意擇。
其二
寒來苦無衣,飢來苦無食。年終不少飢寒人,憔悴形容有菜色。
曾遇飢寒始覺憐,雪夜茫茫長嘆息。競爭彌烈以生存,會須智囊與才力。
大學畢業人漸多,仍是難求一微職。況無才智更何如,應為飢寒死路側。
人間豈無富家兒,沒得慈心生憫惻。買醉尋花樓上樓,揮金如土銷頃刻。
貧者難富富易貧,莫怪橫行多盜賊。東方又值非常時,時局恐慌財梗塞。
我為民憂為國憂,只恐風雲生慘黑。民得聊生官得閒,乃是文明快樂國。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12907號,昭和11年3月4日。

夜歸路上口占
古剎秋聲起,聯翩下翠微。犬從花外吠,人向月中歸。
露重沾鞋襪,風涼漾客衣。回看舊游處,林內一燈輝。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5153號,大正3年10月20日。

喜逢戶坂君燈下口占
昔日愁君去,今夜喜君來。不速偏邂逅,一見笑顏開。
聚首良緣也,清談亦快哉。別來兩三載,想念千百回。
今夕為何夕,還作夢中猜。酒酣休道醉,茗戰復相摧。
願留三五夜,剪燭話蓬萊。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3545號,明治43年2月23日。

中夜
天一色,月當中,近水樓臺,正好風。客去更,闌清不寐,喓喓蟲語到簾櫳。
註: .《王炳南先生手稿叢輯計畫:期中報告書(二)《南瀛詩選》》,頁55。

夜深
夜深魚躍水,風動鳥移枝。四顧群喧息,幽人獨立時。

月夜
井畔立孤桐,葉脫微風嫋。疏影自橫斜,枝懸山月小。
無月固無聊,有月還悄悄。問月月無言,惹我愁多少。
歸寢終不眠,更深閒啼鳥。久客猶未歸,一年將盡了。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5267號,大正4年2月17日。

月夜泛舟螺潭
月滿澄潭露滿衣,蘭舟一葉水周圍。蘆花風起秋螢動,夜色撩人歸不歸。
註:《臺灣教育會雜誌》第44號,明治38年11月25日,漢文版頁12。

對月
其一
客依<註>竹欄邊,悄然對山月。夜深猶未眠,詩為思鄉發。
註: 《詩報》作「倚」。
其二
獨愛山中月,夜夜到松扉。笑我不如月,看山竟未歸。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11658號,昭和7年9月21日。
又載《詩報》第45號,昭和7年10月15日,頁3,詩題作〈 寄廬對月〉。

宿明英旅館對月
其一
溶溶春夜月,來照遠游人。卻羨嫦娥色,千秋不改新。
其二
今人看古月,古月照今人。愛月月不解,悠悠獨愴神。
其三
明月不識我,我獨識明月。相對兩無言,清輝照詩骨。
其四
獨憐天上月,寂寂窺深牖。吟詩與月聽,良夜徘徊久。
其五
今夜無佳釀,空憐好月來。當頭看不厭,一片落茶杯。

次韻開山堂觀月
禪心與月共玲瓏,天上人間照人同。坐愛開山堂外望,詩情飄渺入嵐空。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10162號,昭和3年8月5日。

夜遊圓山即事
圓山緩步夜初更,雲霧蒼涼水月明。清景撩人歸未得,隔江煙寺起鐘聲。
註:刊《臺灣教育會雜誌》第40號,明治38年7月25日,漢文版頁10。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臺灣瀛社詩學會  

GMT+8, 2024-5-10 08: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