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秋景山水
為客屏東郡,秋深仍未歸。披圖不忍見,紅葉作花飛。
註: 《臺灣詩薈》第10號,大正13年11月15日,頁7。
秋日書院有感
清陰滿地草盈庭,嫩竹琅琅獨坐聽。閒詠幽吟思曷盡,牙蕉蔚映夕陽青。
註: 《臺灣教育會雜誌》第55號,明治39年10月25日,漢文版頁14。
秋夜
有客切鄉情,思家對短檠。隔窗殘月冷,梧葉動秋聲。
註: 《臺灣教育會雜誌》第55號,明治39年10月25日,漢文版頁14-15。
中秋前五日東山望月
金飆蕭瑟入吟邊,望裏東山夜色鮮。多謝嫦娥開寶鏡,為憐詩客照華筵。
清輝稍減三分白,斜缺高懸萬里天。屈指從茲經五日,中秋時節自團圓。
中秋日偕子鶴登虎溪巖訪印月上人
其一
八月相招上翠微,樹林深處扣禪扉。居然三笑思依依,款客仙茶羽扇揮。
鳥語枝頭上下飛,滿地苔痕草色肥。談禪坐久已斜暉,山雲漠漠壓四圍。
天氣倏涼爽然歸,秋雨秋風飄我衣。
其二
風送鐘聲日欲昏,蕭疏煙景水聲喧。牧童騎犢前村過,聯袂長歌歸鷺門。
鷺門樓閣迷煙樹,回首遙看舊游處。山色茫茫雨瀟瀟,白雲相逐自來去<註> 。
註: 作者註:「右仿夜□鹿□歌體」。
其三
尋僧古寺扣禪關,喜得談經一日閒。坐愛虎溪秋色好,秋風秋雨滿秋山。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4864號,大正2年12月24日。
中秋夜雨板橋大觀書院有感
其一
蕭蕭煙雨壓牆頭,動我鄉情戀不休。記取客年來作客,依然今日是中秋。
其二
小齋秋寂客來稀,風雨蕭蕭對影微。第一惱人三五夜,鄉情無賴淚沾衣。
註:《臺灣教育會雜誌》第43號,明治38年10月25日,漢文版頁13。
癸未八月二十六日寄懷說劍詞兄
水浸斜暉山帶雲,臨風搔首獨懷君。夜來轉覺多離思,竹外秋聲落枕聞。
註: 《詩報》第303號,昭和18年9月24日,頁4。
乙酉九月六日宿巢睫居兼似主人炳煌社兄一粲
巷裏三間屋,門前一小庭。苔肥終歲綠,竹瘦四時青。
縱酒談時局,哦詩養性靈。共憐無月夜,檐下看秋螢。
註: 作者註:「昭和20年9月6日以後作。」
步大東先生秋夜書感韻
金風料峭輒牽幃,冰簟波平兔影微。漁笛遠聽聲切切,螢星近拂去飛飛。
凭闌人冷黃花瘦,落筆詩成帶草肥。無限鄉情眠未得,動人何處擣征衣。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2232號,明治38年10月7日。
次韻大東先生秋初郊行
清秋彈指到瓜期,煙水蒹葭白露滋。小郭人來添爽氣,平原鶴去出塵姿。
天高野闊連低樹,菊嫩篁幽傍短籬。對此風情應更遠,白雲芳草趁涼時。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2232號,明治38年10月7日。
螺潭泛月
其一
人疑天上泛仙舟,舟似螺杯出水秋。試問香螺杯底月,嫦娥能飲幾杯不。
其二
螺潭曩到幾經秋,良夜同來踐舊游。掉入瀠洄深淺處,蘆花江上起沙鷗。
其三
溪頭一片月,月下泛螺舟。好共千杯醉,同消萬斛愁。
其四
潮平舟倚岸,夜半月當頭。蘆荻蕭蕭響,螺潭無限秋。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3778號,明治43年11月26日。
秋砧
其一
良人一去幾時回,塞外斜陽暮色催。欲寄閨情書不達,無聊訴與杵聲哀。
註:《臺灣日日新報》第3777號,明治43年11月25日。
其二
風吹月上曲江隈,塞外良人戍未回。無恨淒涼砧杵急,一聲聲比雁聲哀。
註:《臺灣日日新報》第3777號,明治43年11月25日。
.《臺灣教育會雜誌》第40號,明治38年7月25日,漢文版頁10。
甲寅秋日偕幽谷子遊菽莊別墅獲晤美蓀女士並讀佳章歸後率成俚句寄呈吟壇郢政
天高爽氣佳,點點秋山媚。買棹渡江游,海濱煙景霽。
聯襼入菽莊,曲徑通深邃。眾鳥樹上啼,一尨花間睡。
松子落閒庭,菊蕊爛幽砌<註1> 。籬下且盤桓,香風微撲鼻。
躍水魚無心,迎風蝶<註2>有致。小憩聽潮樓 <註3>,聯翩名士至。
滿座盡青衫,少長<註4> 忘年契。相逢八月秋,詩酒逢場戲。
雅集同蘭亭,風流繼韻事。席添女士來,瀟灑兼聰慧。
家居說皖城,寄硯嘉禾地。同是作客身,頻年翰墨累。
盥薇讀新詩,舌本回甘味。清新出性靈,詞旨饒佳麗。
仙手筆一枝,寫出畫中意。機杼自成家,把玩不忍置。
一誦一低回,客懷欣以慰。道韞定前身,令暉疑再世。
瑟瑟珠腔圓,颯颯金商吹。晚涼天氣晴,返景深林翠。
紙上起秋聲,落葉階前墜。歸來一扁舟,水天杳<註> 無際。
遙望滄海東,思入風雲細。故園歸未歸,何限離情繫。
空負蒓鱸肥,鷺島猶淹滯。黃昏坐寄樓,獨酌聊自醉。
夢醒小窗前,山月冷香桂。拈毫憶詞人,聊以詩筒寄。
註:《臺灣日日新報》第5150號,大正3年10月16日。又載《臺灣教育》第153號,大正4年1月1日,漢文版頁12 -13。編者按:《臺灣教育》詩題作〈甲寅秋日偕幽谷子遊菽莊別墅獲晤美蓀女士並讀佳章歸後率成俚句 寄呈吟壇郢政即乞和詩〉。
1.《臺灣教育》作「菊蕊幽爛砌」。
2.《臺灣教育》作「螟」。
3.《臺灣教育》作「聽濤樓」。
4.《臺灣教育》作「小長」。
5.《臺灣教育》作「渺」。
八月既望偕幽谷子芳源二詞兄遊白鹿洞晚眺
展眼看秋色,煙波一望迷。潮回隨岸闊,樹遠接天低。
紅葉生詩思,青山入畫題。黃昏無限好,鳥亂夕陽西。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5153號,大正3年10月20日。
秋感
其一
秋氣蕭條景物秋,秋風秋雨憾危樓。悲秋有客當秋晚,秋水秋山相對愁。
其二
禾門景物偏蕭瑟,冬氣較他秋氣寒。煙雨一簾風滿榻,幾枝殘菊耐人看。
其三
容易西風一歲闌,菊花開透菊花殘。榕林雨霽斜陽晚,蟋蟀聲中墜葉寒。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5213號,大正3年12月22日。
秋夜憶幽谷子
小雨幽庭濕,蟲鳴月下門。秋聲驚落木,燈影漾高軒。
夜靜書還讀,寒來酒自溫。故人應念否,我憶水雲村。
註: 《臺灣日日新報》第5214號,大正3年12月23日。
懷老秋
故人詩思近如何,鳥負斜陽度綠波。遙望霧峰頻極目,亂山青隱白雲多。
留別老秋
詩出爭傳誦,妙能入化工。文追秦漢格,字有晉唐風。
玩世於言外,真情雜笑中。臨行雷雨歇,蕉覆夕陽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