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发:诗友作品
之十二
《嘉陵月夜泛轻舟》赏析
挚殊/文
紫荆園主先生(即天府艄公)这一组小辘轳,以“嘉陵月夜泛轻舟”为题,四轮共12首绝句,借月夜泛舟的人物、情景抒发对岁月沧桑、尘缘世事、心身忧乐等诸多感慨。各轮情景浑融,语句优雅,意蕴深厚,全篇堪称珠联壁合。 第一轮: “嘉陵月夜泛轻舟, 好借江风洗旧愁。 填得新词谁共赏, 邀侬入我梦中游。” 一、二两句直接点明泛舟主题,借江风来排遣往日之愁。第三句更进一步,用新词洗旧愁与谁共赏?作全篇伏笔,以丰富的想象力“邀侬入我梦中游”作答,引岀后11首,一气呵成,一抒胸臆。
“柳老金城惜九秋,嘉陵月夜泛轻舟。琴箫燮奏梅花弄,共振心声透碧流。” 以晋时桓温金城叹柳之典而喻人生易老、莫负秋光,用比兴手法设一个秋天夜景,渲染泛舟的气氛。描写琴箫和谐,心与乐曲共鸣的情趣。心声共振可穿透碧流,其喻形象生动而深婉。亦寓意应珍惜人生的秋天晚情。可见诗人豪气萦怀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巫山路隐不通幽,欲品英姿揽物尤。 十二峰高云可渡, 嘉陵月夜泛轻舟。” 巫山位于川鄂之间。宋陆游《三峡歌》:“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诗人借此遐想,喻意世间人物诸事。示意巫山道路虽然难通,但观赏其美丽身姿神采的意愿不会变,十二山峰虽高,有凌空的白云观其真貌。世间的人物与事情中面目迷濛隐约者甚多,不仅仅只是巫山之峰吧?是化作白云飞渡缭绕以察究竟、辨真容?还是泛舟而过一笑置之呢?给读者留下了广泛的思索空间及幽远的猜测。
第二轮:“嘉陵月夜泛轻舟, 姹紫嫣红夹岸稠。纵叫渝州春似锦, 心花未赏觅无休。” 这首先以两岸姹紫嫣红景色为烘托,接着笔锋一转,即使春花遍开如锦也不会滿足悦目之喜。所重者心花也。以此喻人应向高境界高品味寻觅,为美好的目标而执着追求。趋向完美的人、物、境、事,是人类的共性,更是诗人的特征。为赏心花可“众里寻她千百度”。 奋志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吧。
“贫骄秉志复何求,岁月癫狂滥沐猴。空负经纶闲剑气,嘉陵月夜泛轻舟。 ” 这首诗作者用沉雄浩茫的笔法描绘对岁月流逝的吟叹,暗用史记中“贫贱骄人” 典故,抒发了自己空负经纶浩气,壮志难酬的感慨及淡淡愁怀。借自己对人生兴叹来晓谕人们应虚怀若谷,淡泊明志,目光远大,珍惜人生,钟爱暮年的谆谆诚意。
第三轮: “嘉陵月夜泛轻舟, 谁悟沧桑致道谋。 贵贱兴衰多系命, 但观刘项作王侯。”“但观刘项作王侯。”好句!以史作镜,对那些热衷於功名利禄的人士很有警策作用。语虽轻而意蕴深厚。作者悟透了“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的哲理。即时也、运也、命也。既要“不坠青云之志”, 更应顺其自然、心安理得。
“神爽心澄减怨惆,嘉陵月夜泛轻舟。笔耕天道诗宣德,正气高操处世修。”“笔耕天道诗宣德”是诗词之魂。“正气高操处世修”是作者悟道修身、立命处世的宗旨;也应是诗人们立身之根本。诗中寥寥数字道破人生处世哲学和诗词的真谛,可谓炼字之精妙。立意于高格,是好诗的前提。真乃九皋之鹤鸣也。
“与伊酬唱即忘忧,何用昏然启醉眸。倘共灵犀心可托,嘉陵月夜泛轻舟”。古今诗人善感多愁,“以酒浇愁愁更愁”,提岀用诗词酬唱来減忧消愁,何须醉酒?真乃诗意清奇,构思巧妙。为天下诗友、知音缓解愁苦忧伤、郁困惆怅而倡导了可喜实用之法。有灵犀相通的诗友、知己真情与共、心迹互鉴,欣然酬唱发於肺腑。何愁不消?何忧不忘?达此境界实乃三生之幸,夫复何求?
第四轮: “嘉陵月夜泛轻舟,费解尘缘问白鸥。诗意琴声心底语,无由半掩作娇羞。”借问白鸥可解尘缘,这一问法使诗句充满了情趣。转结两句更是轻快瑰丽,令人喜不自禁。
“天府艄公乐伴游,嘉陵月夜泛轻舟。心仪风韵滋灵感,化作青鸾梦影俦。”作者借嘉陵江明月清风、碧波紫霭、良宵知己、弦管悠悠、心仪愉悦而激发创作灵感,化作青鸾梦会友人,好美的梦!实乃高雅奇妙的构思。唐李白《凤凰曲》:“ 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可谓梦影鸾俦,神仙亦羡。其情其景直让人浑然陶醉。
“共邀百世唱雎鸠,岂向三生石上求。红叶菊天娱雁足, 嘉陵月夜泛青舟。”明何景明《明月篇》序:“夫诗本性情之发者也,........是以三百篇首乎雎鳩,六义首乎《风》。”其触而易感者,乃灵犀之通也。人间挚爱,见乎性情。百世相邀,雁书红叶,秋阳融暖,余辉晚唱。似入返老还童之景,让中老年读者产生共鸣,齐声呼喚第二次青春。
诗人用典于无痕而贴切,寄情愫于幽深而易见。不用丽词绮句而包含清奇玄妙;无着意雕刻而与读者灵性互动;无山盟海誓的腔调、而真情实意却流淌在字里行间;无豪言壮语、激越狂歌,却洞悉古今、胸罗天地。清馨灵秀、逸雅含蓄、流畅传神的诗篇,丝毫没有影响工正平稳的格律韵式。诗人的真情挚爱、慨意愁怀、洁然气魄、妙趣奇思,如气血循环周流于全篇12首,构成一幅情景交融、人多皆向往的图画。
很多诗友及读者评价说: 作者写诗寓形骸、精神、心迹、气氛於平常淡雅句式之中,俱深得神韵兼性灵手法之要旨。
意会之处难以言传,搁笔之时兴犹未尽。暂作肤浅之谈,谐为诗友共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