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瀛社詩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請用全漢字真名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41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詩先讀求味介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5-25 23:14: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學詩先讀求味介言



中國之饌,稱冠全球,珍錯具備,烹調萬殊,色香味養,無一不精。而各地名廚,且各有其專擅作品,雖昔王侯之專,亦未能遍享其美。假使東西兩洋廚師,欲學中饌,自必先使朵頤飽餐,領略其味;果能辨得酸鹹之度,許為知味之人,然後始可言鼎鼎火功刀俎切技,鹽醬次序,生熟時間。是烹調之道,必以解味為基也。



詩學一端,為文章之特品,既講四聲,復論多韻,雖嵌對仗於頸頷,要當因勢而轉變,嚴立調譜於補借,仍可隨文以權宜。有風雅頌之章,有興賦比之體,備五七長短之言,別古近絕律之格,結構奇詭,幻化無窮,幾同中國之饌,莫可方也。初步學詩,宜設方便,正不必談聲韻,說格律,應先導之朗吟文辭,詳解意旨,俾助動幽思,發雅興,誠能眼識氣象,意會境界,則是已得精魂,猶食已知其味矣。而後再陳法度,當不畏難,故言學詩,尚乎先讀。



詩已學,味已知,眼漸臻高,意漸及遠矣。然或探旨不達,若筆猶窘,過在徒知而未嘗行,學而未及思也。夫思不離乎吟與觀,諷詠千遍,其義自現,是吟之要也,批卻導窾,賾隱出焉,是觀之效也。行則積於仿與作,讀千賦,能作賦,惟仿之功,以氂懸蝨,望若車輪,久作乃成。如是矣,則學始進邃,知益入深,有見必思,有思必行,忳忳欣欣,有不能遏止之勢焉。斯境也,斯人也,始可言能學詩,亦可謂真知味。

選詩百首,可以取模,近體八十四首,分二十一類,有五七絕律,近體畢其事。古體十六首,首各一格,舉一反三,古體畢其事。排律不過展長排比,易知不列。為便自修薰陶,每首皆標平仄,並敷陳格局,講解其要,至其取境用典,亦加略注。選量雖隘,可以知津,津固彈丸,洪濤萬里之所由也。


孟子於詩,貴乎以意逆志,董子亦云,詩無達詁。後人不味斯旨,輒好為前賢箋釋,然能得其義者,究幾人哉。以杜詩例之,注者何止百家,牴牯穿鑿,識者病之。至於仇氏之注,意欲詳盡,月露風雲,一一俱疏,更招許多譏笑,詬為贅詞。此編之述,似尤瑣屑,胡為知其弊,而復蹈襲耶?曰時與事,有非得已者矣。蓋自語體暴興,是道久廢,今有來者,多徘徊不得其門,因以聊貢蒙求,庶減臨歧之惑,一時權宜,非敢故拾人棄,不慚瓦缶之鳴也,諒之。



摘自:李炳南老居士著述(2003).詩階述唐.台中蓮社印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臺灣瀛社詩學會  

GMT+8, 2024-11-24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