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瀛社詩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請用全漢字真名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614|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東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8-3-31 16:1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平水韻之「一東」韻屬於獨韻,自分洪細,中古音讀成合口,其中洪音一類十七音,收【ong】;細音一類十六音,唯非系(三等輕脣音)讀成洪音,其餘十三音皆讀細音,收【iong】。
「東」韻於《韻鏡》內轉第一註「開」,是否於上古音讀成開口?考之閩南語之語音正作此讀。其中一等讀成開口收【ang】,三等細音有部分讀成收【ieng】,如「弓、宮、窮、雄」等。
「東」韻洪音之(【今用】,以下同)反切下字,其「清」者用「翁」字,以其為零聲母故,唯「翁」字之音切則從《集韻》作「烏公切」,以本音不能自切故也;其濁者用「紅」字為切,而「紅」字則用「胡籠切」,亦以本音不能自切故也。其二等牀母「崇」字作「鋤洪切」,「洪、紅」同音。
細音之反切下字,其「清」者【今用】「充、弓、中」等字,因其帶聲母故不得歸為【合聲】,【協用】「邕」字,以其屬「鍾」韻之故(唯輕脣數音,其清者用「翁」字為【合聲】切;濁者用「洪」字為【今用】,是將之歸於洪音矣)。其濁聲者用「融」字為【合聲】切,蓋因「融」字屬「喻」母,為零聲母之故,另匣母三等「雄」字,《廣韻》作「羽弓切」,以歸三等「為」母為是,《集韻》作「胡弓切」,歸「匣母」。另喻母三等「融」字,引《廣韻》作「以成」切,據《廣韻》原本乃是「以戎」切,可知《闡微》「成」字乃是誤植,且應歸四等「喻」母為宜(《闡微》卷首之韻圖正歸於四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對反對
沙發
發表於 2018-4-1 19:14:57 | 只看該作者
老師您好:

  想向您請教一下八庚韻中的「兄」、「瓊」、「泓」等字,以國音念之近似一東韻,不知道怎麼會分類在八庚的範圍內?比如繁榮的「榮」字,以閩南語讀之可以發現和輸贏的「贏」字音似,但是上述的幾個字後學卻不太確定。

  後學兒時儘管能以閩南語同家中父母、長輩溝通,語間多白讀唸法,較難應用於詩詞朗誦。煩請老師解惑。

板凳
 樓主| 發表於 2018-4-2 10:29:37 | 只看該作者
近人董同龢先生於《漢語音韻學》中曾云:
廈門話(按即閩南語)沒有撮口韻(合口細音),一如客家話。可是他並不同客家話一樣,把官話的【y】都併入【i】,而是差不多把他併入【u】。
換言之,目前之閩南語即是將合口細音之字,一大部分讀成合口洪音,如:
龜、規、虧、窺、巋、逵、葵、危、追、槌、鎚、雖、綏、隨、隋、錐、吹、炊、誰、垂、麾、逶、為、闈、維、惟、唯、羸、纍、蕤、歸、巍、非、飛、扉、緋、霏、肥、暉、揮、徽、威、葳、韋、違、圍、闈、元、原、源、黿、藩、翻、番、煩、繁、蕃、樊、蘩、萱、暄、諼、冤、鴛、鵷、宛、園、媛、鵑、圈、弮、權、拳、蜷、傳、椽、詮、痊、痊、佺、銓、筌、宣、瑄、全、泉、璿、專、顓、穿、川、船、栓、員、匡、筐、狂、王……
另一少部分則讀成開口細音如:
攜、蠵、畦、觿、鑴、玄、懸、緣、沿、鉛、眩、泫、淵、鳶、瓊、煢、兄、縈、滎、榮、蠑、嶸、扃、坰、駉……
(以上參考《閩南語聲韻學》文史哲2002年版p100)


地板
 樓主| 發表於 2018-4-2 10:48:21 | 只看該作者
平水韻之「八庚」,乃合《廣韻》之「十二庚」、「十三耕」、「十四清」三韻而成,其中「庚」韻字具二、三等;「清」韻字具三、四等;而「耕」韻但有二等字。二等開口音十九,合口音四,三、四等開口細音二十,合口細音八。唯開口洪音與細音,幾已無從辨別,本書於洪音作【irng】;細音作【ieng】(上、去聲並同)。本韻之合口細音皆讀成開口細音。
「八庚」韻之反切下字,於「庚」韻開口洪音之清者用「庚、亨」為切,濁者用「衡、彭」為切;合口洪音用「轟、觥、盲」為切。開口細音之清者用「英、京」為切;濁者用「盈、擎、迎」為切。合口細音用「縈、榮、平」為切,以字少,故未分清濁。「耕」韻開口之清者用「鏗、耕」為切,濁者用「萌、棚」為切;合口音則用「泓、萌、轟」為切。「清」韻開口之清者用「嬰、輕」為切,濁者用「名、盈」為切;合口音之清者用「縈、傾」為切;濁者用「營、瓊」為切。本韻合口細音部分,《闡微》於【協用】一欄雖另有切語,然以「冬」韻三等「邕」字為切,此乃北音,與閩南語不符,故不予引用。
「庚」韻閩南之語音有收【inn】者,如「庚、更、阬、橕、彭、澎、棚、盲、爭、生、平、坪、枰、精、晶」等;有收【iann】者,如「京、驚、擎、檠、迎、程、精、名、正、成、城、贏、兄、營」等。
《闡微》按語云:
「庚」韻古多與「陽」同用,以字旁求之,凡「庚」韻中字,從亢、從堂、從長、從方、從旁、從亡、從倉、從當、從畺、從卬、從央、從黃、從光者,皆「陽」韻中字,其聲必與「陽」韻近;惟從平、從生者,古多與「耕、清」韻同押,其聲宜與「耕、清」近也,「耕、清」二韻中字,從巠、從丁、從寍、從冥、從青、從令者,皆「青」韻中字,其聲必與「青」相近;然亦有從登、從曾、從朋、從厷、從弘者。又「蒸」韻中字,其聲亦宜與「蒸」韻相近也。是故論收聲之理,「東、冬、江、陽、庚、青、蒸」皆收鼻音,則皆可以相通。若細分之,則「東、冬、江」為一類,「陽」為一類,「耕、清」與「青」為一類,「蒸」為一類,而「庚」字半入「陽」,半入「青」。論韻者或分為四韻,與古詩賦所用亦多合焉。惟唐律以「庚」與「耕、清」合為一韻,而「陽」與「青」皆獨用,則與古韻不合耳!
「庚」、「蒸」二韻之開口洪音,於閩南語已難分辨。教育部推薦國音第二式【TLPA】注音作【irng】。因介音【i】屬細音,本書曾考慮改為【eng】,然經大多數讀者及同學之反映,謂積習已成,不宜驟言更改而造成來者無所適從,故而仍依舊貫。

(以上參考個人《音韻闡微之校正與閩南語音讀》文史哲2011年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請用全漢字真名

x

5#
 樓主| 發表於 2018-4-2 10:58: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惜餘齋主人 於 2018-4-2 11:31 編輯

八庚韻中的「兄」、「瓊」為合口細音、閩南語無法發出合口細音,而讀成開口細音,即如懂同龢上面所述。「泓」字為合口洪音,而讀成合口洪音。可參考附檔pdf。

6#
 樓主| 發表於 2018-4-2 11:02:31 | 只看該作者
女史如對閩南語聲韻學有興趣,可參考前述兩本書。懂得閩南語的人,再去讀聲韻學書籍,可謂事半功倍。對於做古典詩,亦有莫大助益。

7#
發表於 2018-4-2 17:52:08 | 只看該作者
惜餘齋主人 發表於 2018-4-2 12:02
女史如對閩南語聲韻學有興趣,可參考前述兩本書。懂得閩南語的人,再去讀聲韻學書籍,可謂事半功倍。對於做 ...

林正三老師:

謝謝老師如此詳盡的介紹,後學一揖。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臺灣瀛社詩學會  

GMT+8, 2024-11-26 00: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