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誠如詞長所言,現在不光寫詩的人越來越少,懂得讀詩的人也不多見了。尤其前些日子鬧得沸沸揚揚的,所謂「文白之爭」,更是令詩詞的學習乏人問津。不過欣慰的是,依然有年輕學子願意繼承這樣的傳統文化,譬如今年八月剛加入瀛社的玄暉詞長,年紀與後學相仿,筆觸清麗,足見風流。
資訊爆炸的現代,已經很少人能體會古人為了作詩字斟句酌,謹慎到「吟安一個字,撚斷數莖鬚」的程度。倒也不能說他們焚琴煮鶴,但確實知音難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而今我們舉頭看見的月亮,也曾經映入一千多年前詩仙的眼眸,希望這項藝術能夠和亙古不移的月亮一樣,永續照耀著華夏大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