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雁閣姬 於 2017-12-25 12:28 編輯
拗句,相信對初學古文詩詞的人,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詞彙,一般中小學教育多不提及,除非入大學中文系所才會聽到。但是竊以為這種技法學詩者不可不知,故將之稍作整理,以益後進。
其一、小拗
平起式的七言絕句(七言律詩亦屬此儔)第三句(律詩則為第七句)句尾可用「仄平仄」的順序(通常情況為「平仄仄」),對句不須救之,稱之「小拗」,宋以降多為用。
如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第三句平仄原為「仄仄平平平仄仄」,用此小拗後成「仄仄平平仄平仄」,不過要注意用此小拗時,第三句第三字不得為仄,否則會致使第四字孤平。
又如五律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詩: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此詩第七句的平仄原為「平平平仄仄」,亦採此小拗變成「平平仄平仄」的格式,但是拗句不能濫用成癖,乃心境尤其深刻時方用之,平時作近體詩還是以正常平仄譜為上。 (106.12.25上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