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瀛社詩學會

 找回密碼
 註冊:請用全漢字真名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923|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文字之魅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1-6-6 22:0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文字之魅力
中國之文字
中國文字源遠流長,目前我們所能見到最早的中國文字,約是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那是雕刻在龜甲或是刻在動物頭骨上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是殷商王室的占卜紀錄,所以有人也稱作「卜辭」。
先秦時代的文字資料,除了甲骨文之外,還有金文〔刻在鐘鼎等器物上的文字〕、簡帛、璽印及貨幣文字等。這些文字形體不是很固定,一個字往往有數個甚至數十個不同的寫法。尤其是戰國時代,更是「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到秦始皇統一文字以後,每個字雖然各地的讀音不完全相同,但字形、字義基本上是一致的,透過共同的文字,形成中國特有而統一的文化。
中國文字的特點
中國文字的特點有三:
【一】中國文字是獨體、單音但詞性靈活,不但能夠用以表達深奧的思想,而且可以表現出美麗而整齊的文學形式,對聯、律、駢體文都是中國文字特有的形式;就詞性靈活而言,同樣一個字,有時可做名詞,有時又可當動詞。
【二】中國文字具有藝術美,由於中國文字是由圖形符號演化而來,所以每每用勻稱的線條表現出各種事物,不論是甲骨文、鐘鼎文、小篆、隸書或楷書都具有藝術價值,因此,在國外很少見到用文字來裝飾房子,可是在中國,「字」、「畫」都是重要的裝飾品。
【三】中國造字的法則是根據「六書」而來,所謂「六書」包括:象形、指示、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它是形、音、義兼備的文字,形是指文字的結構;音是指文字的讀音;義是指文字的內涵,三者之間雖然各有屬性,但是認識一個文字,形、音、義三者之間是不能截然分開的,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對中國文字的形、音、義都有很好的解釋,也是中國最早有關造字法則的專書。
至於中國的文字究竟有多少個單字?這個數字可以說是「與日俱增」的。就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材料,商代的甲骨文大約有4千個單字,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收錄了9,353字,近年出版的《漢語大字典》所收單字則高達5萬6千個。一千多年來指增加四萬多自,跟西方國家動則收路四、五十萬字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雖說中國字有這樣多,但一般人只要了解中文,單字量大約只要1千至2千個字,在生活上,閱讀上就已經足夠了。一部憲法總共使用的字也只有682個字,重複交叉,就完成了一部憲法,所以說中國文字的儉約性,活潑性,多樣性是世界最完美的文字。
中國文字的美
 我們在閱讀中文書報的時候, 不是每一個人都感受到漢字的字形美, 但是這並不表示它不存在. 自古以來,把漢字的形象積極運用于藝術創造的作家不在少數. 黃永武的《詩與美》就舉出了很多佳例。
  我們來看兩個簡單的例子。全唐詩中戴叔倫的轉應詞有一句﹕
“邊艸﹐邊艸﹐邊艸盡來兵老﹗”
  黃永武釋例說﹕“連接三個 '邊艸'﹐ 原本是要顯示塞草連天﹐無窮無盡﹐一堆邊草之外﹐又是一堆邊草﹐一堆堆直堆到邊塞之外﹐ 詩中利用二字一節的節奏﹐摹繪一叢叢﹑一堆堆的形象﹐但這 '草' 字﹐ 如寫作 '草'﹐就減弱了視覺的印象﹔如寫成' 艸'﹐ 用 '艸'來摹繪這自然符號﹐ 效果會更加凸出。”(黃永武。《詩與美》。台北洪范書店初版。1984。頁77-78。)又﹐ 傳說清乾隆帝與紀昀合作的詠雪詩(乾隆作前三句﹐紀昀作末句)﹕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  片'字本身就有一片片的形像﹐黃永武認為﹐'片'“夾雜在許多數字間﹐不但表現了音感﹐量感﹐也可以顯現大雪紛飛的畫面景觀。”(黃永武。頁84-85。)

  以上是古代詩人們利用漢字字形從事寫作藝術創作的兩個例證。二十世紀的作家們﹐距離倉頡造字的時代不可謂不遠﹐人們是否把漢字的字形美完全忘了
呢﹖
文字在詩中的色彩
文字在詩中的色彩,對詩的意象及視覺效果,有著強烈的顯示功能,因而如何選擇彩色字,是詩人下筆時必爭的技巧之一。注意色彩對詩中意象表出的關係,可探討色彩字的正確運用法,另外色彩對詩人心理的關係。「色彩」是可以反映詩人性格、心情,所謂「溫雅的心情容易為優美的色調所吸引,憂鬱的情緒自願為暗澹的色調所包圍,一切都是根據心理的活動來決定。」「色彩」也是詩人年齡的反映,大抵詩人是早年喜愛繁濃的雕繢,晚年喜愛平實而簡淡。所謂「後生好風花,老大即厭之」( 溪詩話)。詩人生活的時代,也會反映在色彩中,如戰亂的時代,人的身心受刺激,喜歡濃厚強烈的色彩,太平盛世的時代,人的身心較和平,喜歡淡雅和諧的色彩。晚唐「唯美文學」興起,乃因唐自德宗後,宦官干政、跋扈縱橫,又有朋黨之爭 心鬥角,勢不相容,文人士子為求超然象外的生活,因而成立了偏重色彩濃麗的唯美派文學。此即色彩反映詩人生活時代的一個明證。
舉例說明
詞牌 漁父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一:顏色的表現
這首漁父在詞句中用了,白、青、綠、等明顯的顏色,表達作者眼睛所見之景色,也直接傳達出一片蒼綠的意境,給讀者親臨的感觸,這是可以經由文字直接看見的顏色。這是文字顏色的表現
二:顏色的隱現
於此闕詞中,其間也有想像的顏色,如桃花在詞句中隱藏了紅色,雖然沒有直接用文字表達出來,卻透過文字讓讀者在腦海浮現桃花的顏色,讓讀者可以在讀詩句時透過文字隱喻營造出,春天郊野綠紅相間的自然景色,這是字的顏色隱現。
三:顏色的比較
於此詞當中提到青、綠兩種類似的色彩,依照古人用法青字可代表深綠也可以代表藍色,於此詞中以深綠較為恰當,顏色的深淺,表現意境的層次,而於不同調性的詩詞中以色用字的選用,也攸關詩詞的好壞。所以在寫詩填詞時顏色的強度也是考量的因素之一,紅〔血紅〕、朱〔大紅〕、赭〔紫紅、紅褐〕、絳〔大紅〕、赤〔紅色〕,都可以指紅色,然而在詩詞中除了平仄的問題外,在形容紅色時選擇哪個字去表現一個句子,一首詩,一種意念,是需要去衡量的,文字顏色的比較選擇著實影響詩詞給人的感覺。
文字在詩中的表情
文字在詩中的表情,詩是精簡文體,字字珠璣,詩的意境也是經由文字的組合產生,而每一個字在詩句中都有其影響詩詞優劣的力量,也就是文字的表情,不同調性的詩詞,所選用的文字也不同,比方說描寫塞外邊關的詩詞大部分取向雄偉壯闊,寫田園景色的詩詞則偏重於淡逸悠閒,而書寫情懷感慨的詩詞則擁有豐富的情感與愁思,這些豐富的文字表情,被運用到不同的詩詞句子中,則有不同程度的表現,選擇適當程度的文字,精準的放在不同的詩詞句子中,是寫詩詞應有的認知。
相同的情緒會因人ˋ事ˋ時ˋ地ˋ物等產生強弱不同的程度,而作者應該依據整首詩所想表達的意念,選擇不同程度的表現,過則顯得突兀,不及則顯得句弱,而詩家所說練字,這樣的選擇也是練字過程中所考量的因素。
一:文字表情的程度
泣〔指低聲哭或者淚流而不哭〕,然而在詞組中卻有,泣ˋ號泣ˋ飲泣ˋ悲泣ˋ掩泣ˋ涕泣ˋ垂泣ˋ暗泣ˋ啜泣ˋ抽泣ˋ哀泣ˋ對泣等。強弱程度狀況的不同,寫詩詞者須能了解如何選擇適當的詞組,配合詩詞的意境,這樣才能將詩詞表達趨向完整順暢的境界。
二:文字的情緒變化
對相同的事物,相同的情景,個人的感覺不盡相同,因為情緒的產生不是絕對性而是比較性的,所以相同的詩詞因閱讀欣賞的人不同也有不同的解讀,作者對情緒的掌控也相當不易,然而合理與科學,朦朧與感性,在詩詞的表現中又必須兼容並蓄,籠統性與精準性的取決影響了詩詞的情緒。如何去表現一種含蓄的情感,適當貼切的表達自己則有賴文字情緒變化的認知與應用。
愁ˋ悲ˋ苦ˋ悶ˋ哀ˋ恨ˋ怨ˋ嘆ˋ煩ˋ惱ˋ躁ˋ鬱ˋ焦ˋ都是形容心中不適的情緒,放在同一句子中會有不同的感覺,試舉例如下: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1〕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
滿紙自憐題素〔〕,片言誰解訴秋心。
怪儂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春,新歡不抵舊〔〕多,倒添了,新〔〕歸去。花前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涼。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輕離別秋雨秋風任憔悴,〔10〕心結子有誰知一瞬芳菲爾許時,〔11〕無佳句寄相思。
誠知此〔12〕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13〕。
可將括弧中空白處自行填入不同的字,去感覺體會不同的變化。正確的字如下
〔1愁,2愁,3咽,4怨,5惱,6愁,7愁,8悲,9恨,10苦,11苦,12恨,13哀〕
詩詞的表現在於意境,意境佔了一首詩的70%,剩下的30%則分屬於格律ˋ韻腳ˋ音律ˋ手法表現ˋ寫作技巧ˋ用字精準等,意境的表達是朦朧主觀的,然而格律韻腳。。。等卻是客觀科學運用,在用字精準的要求下,不同季節ˋ不同天氣ˋ地點ˋ狀況,相同的景物會有不同的感觸,在詩詞的描寫中應審慎去推敲,所用的字與詞組,讓整首詩詞活現起來,達到煉字煉意的要求與效果,讓詩詞的動力鮮活在文字與意境中。
以上為淺略說明文字與詩詞的關係,資料收集不易,個人才學有限,多處言不達意,敬請諸先進見諒並給予斧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1 反對反對
沙發
發表於 2011-6-10 18:11:40 | 只看該作者
傳說清乾隆帝與紀昀合作的詠雪詩(乾隆作前三句﹐紀昀作末句)﹕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  片'字本身就有一片片的形像﹐黃永武認為﹐'片'“夾雜在許多數字間﹐不但表現了音感﹐量感﹐也可以顯現大雪紛飛的畫面景觀。”(黃永武。頁84-85。)
==========
這是一種文字遊戲.坊間不少遊戲文字總借唐伯虎,紀曉嵐之名行世,甚而電視,電影亦多謬傳.當不得真的.這一說并非貶低或抹殺遊戲文字的作用.詼趣,是茶餘飯后的談資,自有他生存空間.但與正統文學是兩回事.
但即是遊戲,反而更需更嚴格的提煉.下面是另一版本: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當然還會因以訛傳訛有其他版本,但〔千片萬片無數片〕這樣意思要是沒有了,此首便大打折扣.此詩最先相傳作者反而是鄭板橋〔大概也是借名的〕.
紀曉嵐〔亦應是借名〕曾活用此詩,另賦新意:
〔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頓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但無論如何,都只是得意的趣料.大家會心一笑罷了.也只是在笑話趣談之類的坊間通俗小說,電視或電影的笑片出現.
我自己喜歡這樣的東西,也喜歡試寫這樣的東西,也經常貼些這樣的東西,也知道這樣的東西有其生存的空間,但以其說美,不如說趣味文字遊戲.
李凡不慎言.

板凳
發表於 2011-7-4 11:48:01 | 只看該作者
看完此篇文章.對於文字的美學及其運用 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和了解
感謝閒雲版主不吝分享..末學受益頗多..
問好閒雲版主了^^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臺灣瀛社詩學會  

GMT+8, 2024-11-24 14: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