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先生早安!有關問題簡覆如下:
1. 《閩南語聲韻學-附篇千字文閩南語讀本》第八頁,連讀變調之說,乃本地語言學者之共識。經個人將「1→7」、「5→7」改成「1→6」、「5→6」者,蓋因本地大部分學者因受《彙音寶鑑》之影響,皆將全濁上聲讀成全濁去聲(第7調),而實際上應歸於第6調之位置。且個人認為因連讀之速度亦有所差異(此為後來加注),以其音調常隨連讀速度之快慢,而有所差異,讀者熟讀自知。
2. 閩南語之變調方法是每一句之最後一字讀本調,其餘皆讀變調。閣下如欲聆聽古文或古詩之閩南語讀音(漢文讀書音,非指語音),可在網路上輸入「林正三」三字,即會跳出有關個人誦讀古文、古詩及《聲律啟蒙》之視窗,可以提供參考。
3. 有關聲韻學上之《等第》,可熟讀《閩南語聲韻學》之第四章:〈等韻〉及第五章〈韻鏡〉,即知端的。
以上簡答,順祝
近祺 林正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