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師周植夫先生傳 南山子敬譔
先師周植夫,諱孫園,字植夫,以字行,祖籍福建同安,父李必勝公,和尚州 人,嘗與乙未抗日之役,後匿蹟從商,亡其室,繼贅周家娶唐氏,生兩兒,次即先師。以大正(民國)六年生於基隆暖暖,六歲失怙,自公學校卒業,家貧失學,賴母氏以浣衣資束脩,學於先太師傅王子清先生之門,過目不忘,故學益精進,壯歲曾職於基隆船塢以維生。光復初,設「合發德記營造廠」,承包港務局工事,十年折閱,遂往臺北謀生,任職「中華藝苑」編輯二年,先後入〈大同吟社〉、〈瀛社〉、〈庸社〉。交友時賢,閒時耽吟,手不釋卷,大衍後,詩名益振。任「中華學術院詩學研究所」委員,先於臺北無給授課二年,並以其師「同勵吟社」續名其門,又義務任「新生詩苑」校對二年餘。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基隆市詩學研究會」成立,始教於鄉里,繼有臺灣大學教授好古者、書家李普同〈心太平室〉門人等,共請為師,由是奔走北基間,以傳薪為樂。平日或書肆鉤沉,或吟友唱酬,不恆居家,造訪者必先期而後會。尤以事母至孝,恆念養育劬勞,母既歿,晨興首務,無間於風雨世故,必先登壟追思,聞其名者輒述其行,而莫不肅然。嘗有陳氏女,應卯便道請益,趁師不及,待於壟下,以為晨霜所加,必不久候,詎知移時未見師蹤。
夫子尤擅北管樂,時人目為「顧曲周郎」,主暖暖〈靈義郡〉大隊長,為全臺第二大北管樂團,詩宗漁洋神韻之說,壇坫風騷,得者以為榮焉,宜賓羅戎庵譽並花蓮駱香林、臺北吳夢周,為近世臺灣三賢。晚年與澹廬門人時相過從,故書家出作品集,每欲得其序為標竿。八十四年籌劃國慶表演,以心疾遽蹶於北市,命終孔誕之辰,葬母墓後,臨江之崗上,始營壙,工者謂若先有塋穴然,聞者以為篤孝精誠所致。既告窀三年,弟子復登壟者數,乃為追思之會,並收詩六百餘首為《竹潭吟稿》。
《竹潭吟稿》選錄
【芍藥】
數朵翻階醉意饒,澹雲微雨退紅嬌,
好花留與遊人賞,不為春歸感寂寥。
【冬日遊十方大覺寺同春亭曉齋作】
一寺紅塵外,疏鐘撞夕暉,
峰開千疊翠,僧自十方歸,
雲窟泉尤美,霜畦芥正肥,
翻憐山徑僻,盡日客來稀。
【次韻作梅卜居二首】
冪歷晴郊綠一廬,詩齋晝靜似山居,
丹楓白菊秋開甕,明月清江夜釣魚,
卜室雖忻身可隱,逃名或恐願終虛,
主人別有千秋業,錦幔鑪熏自著書。
新灶茶煙一縷馨,悠然詩思入幽冥,
自編潘岳閒居賦,又續劉郎陋室銘,
曲檻風含孤竹翠,隔江雲斷半山青,
移家城北饒清趣,更種梅花傍畫櫺。
【颱風後由斗六繞道西螺晚抵嘉義】
南北征軺阻,行人道路難,
遙林猶積雨,夾岸正飛瀾,
野店孤燈淡,江天獨雁寒,
況聞秋節近,欹枕夢何安。
【澳底】
灘頭雪浪急潺湲,餘恨空傳訂馬關,
勁旅幾師登澳底,使臣一筆割臺灣,
倭人有淚殘碑在,趙璧無瑕故國還,
太息黃沙埋碧血,夜來燐火出江間。
按:清光緒乙未二十一年,割臺議成,日軍自澳底登陸。
【圓通寺】
曲磴尋之字,誰開甘露門,
禪心如海月,妙義說風旛,
紅塔懸天際,丹崖拔地根,
嗒然山翠裡,鐘磬報黃昏。
【慈雲巖】內奉觀音菩薩相傳劉忠肅公創建燬於山火今方重建
勝蹟今何處,珠林劫火悲,
山容猶太古,廟貌異當時,
膏澤懷先烈,規模問老尼,
巖雲自來去,徙倚夕陽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