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用韻之商榷
89.08.17
林正三(本文登於《乾坤詩刊16期》頁10)傳統詩自唐迄今,率皆以《廣韻》與《平水韻》為通行詩韻。民國以來,由於推行以北方音系為主之國音系統,故有部分傳統詩作者,主張以《中華新韻》取代原有之詩韻,此在筆者則以為尚待商榷。回顧唐宋之間,雖有一次押韻系統之變革,然當時是以合併之法,將二○六韻之《廣韻》,併為一○六韻之平水韻。唯其使用合併之法,故以今人來看當時以《廣韻》系統押韻之唐詩,不覺其扞格。而《中華新韻》則是以所謂之官音(即北方官話)為押韻系統。其藍本為元周德清之《中原音韻》以及明朝官書《洪武正韻》,兩書分韻數目不同,《中原音韻》分十九韻、《洪武正韻》分七十六韻,因為《中原音韻》將入聲字併於平、上、去三聲之中,又將平、上、去三聲合為一韻;《洪武正韻》則保留入聲字,將平、上、去、入各韻部仍依舊例分開使用之故。而《中華新韻》又將《中原音韻》加以分併,而得一麻、二波、三歌、四皆、五支、六兒、七齊、八微、九開、十模、十一魚、十二侯、十三豪、十四寒、十五痕、十六唐、十七庚、十八東之數。其與傳統韻書最大之差異有二:
一:取消入聲字,將入聲字分派於平、上、去三聲之中。
二:仄聲字不另立韻,而歸之於相承之平聲韻之中。
由於《中華新韻》與原來之押韻系統發生嚴重脫節之情況,故雖經國民政府於民國三十年十月十日核定公布。其結果一如明朝之《洪武正韻》,當時雖曾運用官方體制大力鼓吹,迄今仍少有用之者(《洪武正韻》尚屬變動較少者,即已無法推行,況有甚於此之《中華新韻》)考諸目前華文國家如韓、日、星、馬、泰、緬等,及世界各地我國僑民之從事中國古典詩創作者,亦莫不以傳統之詩韻為圭臬,即可見一斑矣!縱觀本省目前之從事於古典詩創作者,當以數千計,然其中以《中華新韻》為韻者,寥寥不出數人。就筆者所知,六、七十年代當以許啟濼先生提倡最力,然當時雖有附和者,最後卻仍不了了之,終究經不起時光之試煉。且夫古典詩之美,在於吟誦時,有其抑揚頓挫之聲調與旋律。一旦去掉入聲字,則此聲律之美,將於焉消失。此固愚意以為現行傳統詩之押韻系統,不宜驟改為《中華新韻》之理由也。
觀諸目前諸多媒體上充斥者「仿古詩詞」之類,以為湊成七個字即是一句詩,湊成四句或八句,即是一首近體詩。此類「仿古詩詞」既無傳統詩格律之約束,卻又假傳統詩之名,造成世人之誤解,長此以往,對傳統詩來說,未嘗不是一種傷害,此固目前傳統詩界所引以為憂者也
至於另以「中華新韻詩」來定名使用《中華新韻》為押韻標準之傳統詩,基於藝文創作,原本極其自由,並無一定之規範以為約束,作者如何發揮,只要能引起讀者認同,誰曰不可!唯通行與否?則有待時間證明。(本刊由於篇幅有限,顧及大多數讀者之閱讀習慣,不敢驟然以新韻詩夾雜其中,對於來稿使用新韻者,只有割愛,尚祈吟壇諸公鑒諒)
最後談到詩韻之改革,據元朝劉鑑之主張合併東、冬,脂、微之法,或為當前可行之策。考劉鑑於《經史正音切韻指南》云:「詳夫東、冬,脂、微,真、殷等,每二韻中酌其五音、清濁、輕重、等第、字音並同,是不當分而分者……」依劉鑑之主張,是將冬併於東;微併於脂(即平水韻之支);殷並於真、文併於諄(以平水韻論,即將現行之真、文二韻合併);元併於仙(即先);青併於清(即併於庚);凡併於鹽等,又相承之上去入聲皆比照合併。如此依平聲韻為例,得東、江、之、魚、虞、齊、佳、灰、真、寒、刪、先、蕭、肴、豪、歌、麻、陽、庚、蒸、尤、侵、覃、鹽、咸等韻,而上、去、入聲準此。筆者則認為尚有可併之韻,如「寒、刪」,「蕭、肴」,「庚、蒸」,「嚴、咸」等,唯玆事體大,非一、二人士所能擅決,尚有待詞壇大家,韻學先進,參酌古今方國之音,作深入之研究與討論,作成共識,方宜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