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瀛社詩學會

標題: 午趣 [打印本頁]

作者: 問梅消息    時間: 2018-9-11 16:41
標題: 午趣
本帖最後由 問梅消息 於 2018-9-20 10:20 編輯

清茶淡淡更傳香,有器明明兩得彰。
秋日秋涼秋氣爽,人生好處在平常。

鄭木旺師傅柴燒束口烏金釉九五盞,壓手沈穩,釉面細膩,玻化絕佳,十分粘手。底微裂,但更出古拙枯槁之美。與這個日本天目臺簡直就是絕配。天目臺內圓、外圓皆為金蒔繪,與盞的口沿相益得彰!妙!


[attach]1172[/attach]
[attach]1171[/attach]
[attach]1170[/attach]




作者: 系統管理員    時間: 2018-9-13 09:31
人生好處在平常!
甚好!
作者: 問梅消息    時間: 2018-9-18 09:37
系統管理員 發表於 2018-9-13 09:31
人生好處在平常!
甚好!

呵呵,謝謝點評!
作者: 問梅消息    時間: 2018-9-19 10:00
系統管理員 發表於 2018-9-13 09:31
人生好處在平常!
甚好!

想法越多,煩惱就越多。只有平常之心,才是度己的良藥法門。
作者: 系統管理員    時間: 2018-9-19 17:51
問梅消息 發表於 2018-9-19 10:00
想法越多,煩惱就越多。只有平常之心,才是度己的良藥法門。

甚好!貼一段文章您參考:

成佛之道-知足心遠離

知足心遠離,順於解脫乘。

修學出世道的,要能夠隨遇而安。不可多求多欲,俗語也說:『人到無求品自高』。對衣服、飲食、醫藥、日常用品,隨緣所得的,就要「知足」。不但多得了心意滿足,就是少得了,或者得到的不太合意,也能知足。能這樣,煩惱就少了,心也安了,容易修行。人不能離群,有群就有人事。如歡喜談話,歡喜事務,歡喜人多,就障礙遠離。有的,整天忙碌碌的在事務上轉。有的,與人聚談,『言不及義』,整天說些:『王論、賊論、食論、飲論、妙衣服論、淫女巷論、諸國土論、大人傳論、世間傳論、大海傳論』。總之,這都是增長愛染,不能身心遠離,在靜處修行的。所以要「心遠離」,不歡喜世論、世業,才能專心佛法。說到遠離,一般是遠離群聚,住在清淨處,或者一個人住(『獨住』);如閉關就是這一作風。但主要還是心遠離;心不能遠離,住茅蓬,閉關,都是徒然。過去大陸上,常見閉關的,有些精神失常;有的託名病緣,中途出關。這都由於心不遠離,過不了安靜修行的生活,這怎麼能解脫生死呢?所以對物欲要知足,對人事要心遠離,這才能「順於解脫」的三「乘」法門,能趣向出世解脫的道果。

作者: 問梅消息    時間: 2018-9-20 10:17
本帖最後由 問梅消息 於 2018-9-20 10:21 編輯
系統管理員 發表於 2018-9-19 17:51
甚好!貼一段文章您參考:

成佛之道-知足心遠離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
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

我等無緣之人,雖不能成佛,就且作片刻之佛罷。
作者: 陳意順    時間: 2018-11-28 14:41
杯子反射點點紫光,好看
作者: 問梅消息    時間: 2018-12-27 09:06
陳意順 發表於 2018-11-28 14:41
杯子反射點點紫光,好看

謝謝欣賞!




歡迎光臨 臺灣瀛社詩學會 (http://forum.tpps.org.tw/)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