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瀛社詩學會
標題:
103年度《冬日詩稿》
[打印本頁]
作者:
草屯登瀛詩社
時間:
2015-1-30 23:18
標題:
103年度《冬日詩稿》
本帖最後由 草屯登瀛詩社 於 2015-1-31 00:20 編輯
103年度《冬日詩稿》
<庭院李花已開> 許賽妍 詩
擬隨祕境逐芳梅,訝有清香喚我回。
脈脈庭隅霜霧影,柔枝入畫願傾杯。
<冬日光慧覓句> 徐炎村 詩
冬日尋詩光慧來,巍峨殿宇豁心開。
逢師暢述前人話,喜得羚羊掛角回。
註:光慧,指南投縣草屯鎮虎山路光慧文教基金會,為一貫道道場。
<牛稠坑賞梅> 徐炎村 詩
傳春雪白十分嬌,暗吐幽香四處飄。
一入牛坑人欲醉,萬花爭艷自夭夭。
<冬日即事> 林惠民 詩
小陽春暖乍初冬,曵杖探幽上虎峰。
夾道頻聞風蕩竹,層巒未見雪封松。
無邊景色饒詩思,不盡嵐光入畫濃。
且喜年來腰腳健,郊原日日寄行蹤。
<歲暮書懷> 林惠民 詩
鼕鼕臘鼓耳邊聞,騷客偏驚世事紛。
開歲待迎新甲子,揚風且作舊詩文。
梅花窗外香初動,柏酒樽前醉已醺。
送炭雪中行義舉,天心好善德為群。
<冬夜窗邊琢句> 林惠民 詩
窗月移梅影,敲詩夜未眠。
佳章珠出蚌,逸韻水流川。
我詠匡時句,人成愛國篇。
霜風寒徹骨,一夜幾熬煎。
<冬景> 黃東北 詩
烏溪水冷溯風喧,虎嶺濛濛霧氣繁。
柳綠橙黃梅雪白,南投冬景滿乾坤。
<梅> 黃東北 詩
乍見烏溪畔,滿枝破萼丹。
雪欺梅影瘦,風拂竹聲寒。
<明潭冬景> 黃東北 詩
新梅吐艷菊初殘,策杖登樓未覺寒。
瑟瑟晚風梳白髮,柔柔曉日映朱欄。
青煙籠罩明潭水,黃鳥群棲虎嶺巒。
請問蒔花人不見,暗香浮動博誰歡。
<歲暮書懷> 鄧璧 詩
一無是處可宣揚,未必他鄉即故鄉。
甘老江湖寧我拙,不關形勢任人強。
年隨臘盡年頻過,夜受寒侵夜未央。
回首前塵多少事,最牽情處最難忘。
<冬集,和大馬張英傑詞長> 鄧璧 詩
南國無寒未覺冬,熱情添與友情濃。
只緣酒契詩尤契,那怕山重水亦重。
久別堪憑魚雁訊,相邀便聚鷺鷗蹤。
歲云暮矣春將至,共慶明時展笑容。
<除夕話年俗> 鄧璧 詩
漫從年俗話依循,未必今人尚古人。
爆竹狂喧千戶夜,門聯亂植萬家春。
縱多盛饌迎宗祖,卻少清茶送竈神。
一飯團圓猶外就,更誰守歲到元晨。
<冬至享圓>(二首) 張亘宇 詩
宵長晝短歲時交,兒女搓丸笑語包。
大小鹹甜皆入味,全家樂啖讚佳肴。
葭飛玉管過山坳,買糯搓丸雜務拋。
拜祖團圓盈喜氣,天倫樂享把詩敲。
<冬謁玉井三清宮> 張亘宇 詩
巍峨廟鎮虎頭山,道祖靈威播宇闤。
歲暮遠來虔拜祝,民安國泰眾開顏。
註:玉井三清宮,位於臺南市玉井區虎頭山麓。
<甲午歲末書懷>(三首) 吳東晟 詩
感時歲暮檢吟箱,隔世公車三月忙。
草草約成疑讓國,洶洶花怒急登堂。
輸禾周鄭哀家變,搖舌儀秦競語狂。
瞽叟無由識明晦,更聽眾口話天光。
泡影幻夢容易休,驚天氣爆起雄州。
長年忍亂埋油火,何處興師寄怨尤。
嗜血嗜痂名嘴論,繪形繪影喪心儔。
遣懷雖作齊東語,慚愧無能為國謀。
流通資本正滔滔,舉挫何遑計貶褒。
鑄錯金漿現梟首,摶人土屑等鴻毛。
一時趨利心歸闇,何處充符德足豪。
退敵毀家賢哲遠,空教千古憶弦高。
<冬夜> 古自立 詩
月冷千山恨夜長,新梅不語暗浮香。
無心又把荒琴奏,曲若行雲夢似霜。
<山苑清流> 古自立 詩
冬陽暖照翠臨空,淑景如詩帶古風。
藝苑含薰名士佇,山門載道世人崇。
清流亹亹分明在,浩氣漡漡本自同。
鏖筆爭鋒皆快意,浮沉不必記心中。
<寒梅> 古自立 詩
骨瘦道心寬,清真雪就餐。
無需春作嫁,願與暮梅寒。
<冬暖踏青即興> 王志雄 詩
極目獨含情,平疇一色清。
雲開禽鳥躁,雨後菜蔬明。
簇簇三峰遠,芊芊四野橫。
黃昏殊覺冷,失道誤歸程。
<甲午冬節> 王志雄 詩
凝霜結霧冷相催,野草搖風促放梅。
晝短天寒山欲雪,履長雲暗色從灰。
湯圓食祖添新歲,菜粿酬神敬舊醅。
節物欽承千百載,合家盛補莫遲迴。
<甲午孟冬有感> 王志雄 詩
歲餘愁亂形神雜,酒後情慌感慨吟。
一任逢迎違本色,獨將瀟灑寫初心。
恩光永誌懷幽草,雨露難拋憶故林。
莫道前塵還未竟,月寒香冷老相侵。
<秋遊大屯瀑布> 王朝献 詩
蓊鬱林深處,蘆搖澗底風。
聲喧飛瀑裡,石亂淡煙中。
苔蘚沿階綠,霜楓夾谷紅。
陶然忘日暮,秋色醉長空。
<冬日大禹嶺即景> 王朝献 詩
舞亂晴空楓似火,泉流石上鳥聲柔。
欲尋幽寂禪心處,惟有浮雲自去留。
<初冬園中聞桂> 王朝献 詩
清冷庭園堆落葉,籬邊但見著花新。
西風莫嘆秋光老,淡淡幽香更醉人。
<秋賞楓紅谷> 王朝献 詩
片片殘楓舞碧天,山光樹色映寒泉。
不知秋盡雙飛蝶,猶自翩翩落葉前。
<仙佛寺記遊> 王朝献 詩
曲橋浮水通幽境,松下鐘聲山寺深。
攜手同修清境地,參禪還得悟雙心。
註:仙佛寺,在南投縣國姓鄉福龜長壽巷,依山而建。
<冬日早懷> 張選 詩
擁裘朝起獨徘徊,欲向山林雲不開。
昨夜風寒黃葉落,我心惆悵鳥聲哀。
註:余因訟事經年,心煩無緒。晨起,忽見黃葉飄落,聊裁七絕以抒懷。
<冬至後十四夜有寄> 張選 詩
孤夜生寒憐月影,思君欲絕未歸時。
閨中照鏡驚霜髮,窗外梅花瘦幾枝。
<山寺> 張選 詩
寒月映潭心,幽情古寺深。
宿禽禪已定,梵唄散空林。
<橋上感懷> 吳鄂生 詩
年少曾經四海遊,風霜歷盡似沙鷗。
橋頭獨坐斜陽看,逝水無情日夜流。
<冬日書懷> 吳鄂生 詩
颯颯寒風上野橋,依山瘦竹自蕭蕭。
前程莫嘆無春色,尚有蒼松獨不凋。
<夜雨> 吳鄂生 詩
風塵世事惹心田,夜雨濛濛不得眠。
庭靜偶聽蛙數語,蕭疏應是小塘邊。
<冬晨風櫃斗看梅> 楊玉葉 詩
嶺上寒梢見早梅,凌霜花萼半羞開。
誰憐冷豔冰心質?玉蕊含情香自來。
<冬宵望月> 楊玉葉 詩
獨夜月光寒,愁顏怯歲殘。
亭中空悵久,露重溼闌干。
<冬遊四草寄懷> 楊玉葉 詩
偶作閒雲客,江風入暮年。
孤舟穿樹下,數鳥聚灘邊。
蟹避生人面,魚游世外天。
桃源今何在?欲訪洞中仙。
註:四草,指台南市安南區四草里,竹筏港紅樹林所形成之「綠色隧道」。
<看梅> 楊玉葉 詩
一樹梅花雪滿枝,經霜瘦骨欲憐時。
暗香曾使遊人醉,留得幽妍好入詩。
<初冬有感> 洪淑惠 詩
入冬琴韻何孤寂,荒圃疏籬晚菊香。
自適幽居門靜掩,簷前寒葉帶新霜。
<冬思> 夏秀枝 詩
何來惆悵掛心頭,冬野山亭作小留。
葉落疏林驚憩鳥,歸途還看一堆愁。
<題冬山新霽圖> 夏秀枝 詩
參差樹色轉新紅,寒寂山林逐曉風。
煙雨空濛禽鳥靜,梅花幾點畫圖中。
<冬夜思君> 夏秀枝 詩
思君寒寂逢搖落,窗外風聲樹影留。
孤月浮沉還欲寄,幾回難寐夜生愁。
註:夫君已謝世十八載,寒夜忽聞窗外葉落,思君生愁,有寄。
<冬日見梅花已放> 廖月照 詩
歲寒霜髮有誰知,已見山坡白滿枝。
梅下吟詩應自樂,雪花飄落更飛時。
<山中看梅> 廖月照 詩
遠看丘嶺白濛濛,先發南枝石徑中。
吹落梅花香滿地,誰知寒盡轉東風。
<冬夜閨怨> 陳萬金 詩
繡枕孤眠月上峰,胭脂水粉掩愁容。
冬來影獨寒侵骨,夢覺驚心夜聽蛩。
註:與夫君結縭四十餘年,其間共苦持家,今已漸老。冬夜枕間獨思,怨夫君不解妾情,聊賦一章云爾!
<尋梅> 陳萬金 詩
寒嶺尋芳幾度催,邀朋步磴白雲陪。
疏林野徑團團雪,香影橫斜已放梅。
<偕君賞梅喜作> 陳萬金 詩
冬丘白雪堆,風薦暗香來。
早慕冰清節,時思暖日陪。
相看新景物,共歇舊亭台。
玉蕊頻飛動,探春先有梅。
<歲暮書懷> 陳萬金 詩
冬來冷暖覺無常,獨坐松亭望夕陽。
瞬息丹霞何處去,明朝大地又花香。
<冬暮探梅> 陳榮輝 詩
疏林遙看帶蒼紅,野徑蕭條鳥跡空。
欲問山家梅放否?晚寒人在夕暉中。
<冬寂> 陳錫勳 詩
窗外禽聲寂,隆冬隱老家。
朔風吹野大,獨怕度虛華。
<冬郊貓羅溪畔行吟> 陳錫勳 詩
菊殘寒氣生,何處詠淵明。
幸有鷗盟客,堪陪作賦情。
冬陽天霽暖,早岸竹風鳴。
石露聽流水,行歌拍節聲。
<早冬將暮賦呈洪兄源河並序> 林東霖 詩
──甲午初冬暮時,余吟詩課罷,將出登瀛書院。適對居洪兄源河相招飲茶,當即索詩。余敬之如兄長,爰吟就五律以贈。
吟詩稍可歇,日暮氣增寒。
談笑溫茶色,雲霞燒夕巒。
棲禽聲寂靜,歸路月蹣跚。
散策尋高意,今生自度難。
<冬至感懷> 林東霖 詩
悵意將增歲,銀絲垂鬢邊。
客塵今我棄,大夢昨誰憐?
氣轉陽初覺,夜長人未眠。
湯圓寧不食,食後更知年。
<寒流即感> 林東霖 詩
風冷齋居懶出門,漫吟詩句一乾坤。
應知山外無啼鳥,況是書中有好論。
閒靜遁身寧少客,雲煙遊履已多痕。
今冬尚寄熙平日,為我驅寒薄曉暾。
<冬雨樓上看山> 林東霖 詩
空濛一片樹煙微,寒寂山頭鳥絕飛。
詩興不無神意度,歲闌方覺物情違。
幾行淚下承孤獨,何事風前忍誚譏。
冬雨欲催梅早發,明朝應見著花稀。
<冬夜道中忽見梅花感作> 林東霖 詩
歲晚緣何嗟白髮,荒唐更看寄生涯。
煙霞雖美空如幻,人事漸休仍似麻。
寒夜往還無識性,前程隱約有山家。
敢教明月來相照,一樹橫斜半著花。
忘齋云:
余弱冠為糊口,戮力從公卅二年方止,間或得罪小人而受累。今能成詩,最應感謝此輩之誣陷矣!適值歲暮月下賞梅,聊以寄懷。
<夜宿山中> 林東霖 詩
坐禪僧院冷,聞道夜經霜。
山下梅先發,應無嶺上香。
忘齋云:
甲午冬至後,平地友人邀賞庭中早梅,余竊笑時人亂愛寫梅,殊不知,山太高,則無梅能活;天太冷,則無梅可放。詩人不察,歌者訛傳,人云亦云,積非成是,洵為時病矣!而中國古詩中所云踏雪尋梅者,乃是「臘梅」(臘梅科),絕非台灣中低海拔所植之「青梅」(龍腦香科)者也。臘梅者,必雪後而生香。臺灣少雪,更無梅雪爭春之事實,為詩者敢無所戒愼焉!
<題仙佛寺早梅> 林東霖 詩
羅漢尊前昨夜霜,誰憐瘦骨影疏長。
藏經閣裡書千卷,不及梅花一瓣香。
<偕內山中看梅有贈> 林東霖 詩
梅花香影滿山林,自幸此生同素心。
雪片紛紛零落下,何時飛入白頭簪!
忘齋云:
甲午小寒後五日(2015/1/11),山梅已欲盡發,山風微動,梅下點點飄花,美甚矣!姊夫邀余等夫妻四人同遊賞梅,車過南投縣國姓鄉北港村往惠蓀林場方向,直入仁愛鄉清流部落互助國小,真賞梅秘境也。又喜聞賽德克族婦人以族語交談,並欣賞互助國小學童的部落歌舞表演,真是享受!該地種植梅樹外,還種植滿坡「樹豆」。我們這些都市人,假日出遊,那能體會山中人種梅、種樹豆的艱苦歲月呢!
<山中寄友並序> 林東霖 詩
--余與五弟小秋,早識也。至情相契,今復見梅放,因思久離,作賦以寄之。
忽忽冬將盡,徒生白髮來。
卅秋憐五斗,孤影瘦千回。
故友今何在,天涯誰作陪。
山中無所事,聊寄一枝梅。
歡迎光臨 臺灣瀛社詩學會 (http://forum.tpps.org.tw/)
Powered by Discuz! X3.2